安明海晚上不到六點來到江家,和他一同來的是李金友。
兩人是半道遇到一起的,也就結伴而來。
兩個和江東升打了個招呼就直接進了江宇的房間。
“機械廠承包的事情基本辦妥了,新來的公社孫書記和我關系不錯,他非常的支持,這事兒就差在合同上簽字了,被你小子忽悠的,也不知道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安二叔!你這就是睜著眼睛胡說了,什么叫被我忽悠的,本身你也有承包的心,你若是心里沒一點想法,我幾句話你就去承包了?”
李金友卻從安明海的話里聽出了另一個意思:“公社換書記了?”
“下面大隊小隊都到換屆的時候了,公社當然也得換書記了。”
“我咋把這事兒給忘了,看來咱們鳳窩浦村也該換一換村干部了。”李金友自言自語。
八十年代的村干部還不是選舉出身,而是公社命名的,新書記上任自然是要任命一批新的大隊書記的。
“李二叔!聽你的語氣你不會對這個村支書有什么想法吧?”
李金友搖搖頭:“我都多大歲數了,能有什么想法!”
李金友是上一屆村委會的人,和潘春秋不是一伙的,自從潘春秋上臺后,他就從大隊會計變成了小隊保管員。
其實原來他還是有點想法的,只是他那一派的領頭人前年搬遷到別的公社去了,他們已經沒有了領頭人,再上臺的想法也就淡薄了。
“不說這個了,小江!聽說你要承包山后石場?”李金友岔開了話題。
“咦!你怎么知道的?”江宇自己從沒在村子里說過這個事兒。
“還能怎么知道,當然是村干部說出來的唄,我有點不明白,你包石場干什么?”
“我當然有自己的想法了。”
“那你準備多少錢包石場?”
“我提交的承包意向書上寫的是上交一萬二一年。”
“多...多少?一萬二?你不是開玩笑吧?去年大隊要八千都沒人包!”李金友眼睛瞪得像元宵一樣。
“去年是去年,這不又過了一年嗎!”
李金友沉默了一會兒:“山后石場一年能賣多少石材我很清楚,你這個承包價格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有老婆你得搭上孩子。”
“世界總是在變化的,說不定我承包后就時來運轉了呢!”
“猜不透你腦袋里是怎么想的,不過和潘春秋打交道可不好打,你要多留個心眼,那家伙不是東西。”李金友說完就去東屋看電視去了。
“李金友說的沒錯,潘春秋那家伙確實不是什么好鳥。”
李金友對潘春秋評價不高,是因為他們不是一派的不對付,但安明海也這么說...
安明海和潘春秋看來也是不對付。
江宇沒有就這個問題深入下去,而是轉移了話題:“安二叔!粉碎機產品樣品試驗的怎么樣了?”
“做的幾臺樣機每天都在進行各種物種的加工試驗,整體來說還不錯,但也有些小毛病和不合理的地方,我們在一邊試驗一邊修正,年前爭取把產品試驗好,年后定型后就開始試生產。”
安明海這個人就這樣好,事業心極重,在工作上是真的一點不馬虎。
“安二叔!你白天要和我說點事兒,不會就是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