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目露譏諷道:“大學跟高中的最大區別是大學包容性更大,上課也不應局限于一個專業,如果當初燕大連容納旁聽生的氣量都沒有,那周建人、沈從文等先輩哪里還會成為大師?”
“……”
眼鏡男沒想到盛唐會反駁,更沒想到他的反駁如此犀利,直接說不出話來。
“看學長這樣,可能也不清楚這些大師的旁聽事跡,那就以今天的例子來說,我們這些旁聽生里,說不定有人會通過今天這堂課喜歡上法律專業,以后改變專業,成為華夏律法界的大牛也說不準啊?大家說是吧?”
盛唐代表了教室里三分之一的旁聽生,他一起頭,那些旁聽生就全部附和起來。
眼鏡男的臉色有些黑,“呵,就憑你們?”
言語間滿是不屑。
“看來學長很自信嘛?不過自信可以,自大可就不好了!雖然學長是法律專業,而且還比我高了一屆,但我隨便提個問題,學長不見得會。”
“胡說!”
眼鏡男是班長,平時學習雖不是頂尖,但也說的過去,自然不會相信他會被一個外專業的大一新生難倒。
“那要不試試?”
“試試就試試!”
見魚兒上鉤,盛唐眼神里劃過一抹狡黠,隨后又問道:“學長叫什么來著?”
“盧小明!”
“哦,那學長好好聽著,問題很長。對了,主人公也叫小明。”
“……”
這個問題確實很長,別說是盧小明,就連劉思妤都聽入神了。
公交車上,小明看見小偷偷了一位女士的手提包,靈機一動,說:“媽媽你包掉了,這位叔叔幫你撿起來了。”
小偷把包還給她,下車的時候,那位女士強拉小明下車,小明急了說:“她不是我媽媽!”
乘客們都笑著說:“這孩子又調皮了。”
然后小明被賣到外地挖煤,小明通過努力工作得到了煤老板的賞識,一年后煤老板重疾而亡把家產傳給了小明。
小明為了感謝當初拐賣他的女士,四處打聽才找到她,從一個街頭紅燈區把她贖了回來,請她大吃一頓,然后賣到了生意更好的東莞。
晚上,小明收到電話,母親已經病危,最后透漏小明是她從人販手里買的,留下一絲線索就撒手人寰,小明幾經艱苦找到生母,結果就是被他賣到東莞那位女士。
生母表示當年第一次拐賣小孩被通緝,是那位煤老板收留了她,和煤老板有了小明后,被煤老板正室發現,偷偷將小明賣給人販。
而知道真相的小明已經和煤老板女兒有了孩子,悲痛之時,做了親子鑒定卻發現煤老板女兒和他沒有血緣關系。
小明高興之余,和自己孩子也做了鑒定,結果孩子和小明也沒有父子關系,最后小明發現孩子和煤老板才是親子關系!
講到這里,全教室的人聽的目瞪口呆:這特么比小說都精彩啊!
盛唐看著盧小明,笑著說道問:“那么請問小明,這個故事中出現了幾次違法犯罪行為?涉嫌什么罪名?又應該如何量刑呢?”
“……”
————
(祝大家新年快樂,家人身體健康哈!順便求一下票,月底了,大家投投吧,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