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陽有時候會慶幸,自己生在這個時代。
短視頻和流媒體,確實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特別是路陽那幾首歌能走紅,離不開這兩個渠道的推廣。
但是也有很多人吐槽,短視頻神曲和流媒體的播放模式,正在毀掉華語音樂的生態。
對于這一點,路陽也深有體會。
當大眾習慣用數據去衡量一首音樂,一切都為速度服務時,會讓越來越多的音樂人,不再去追求慢的東西。
即使是精雕細琢,也是奔著神曲的方向去做歌。
畢竟當前的環境下,歌曲的變現能力,完全和歌曲熱度掛鉤。
路陽那幾首歌在各大音樂平臺,都是免費的。
但是網友在平臺上聽歌,在拍攝短視頻時使用他的歌做BGM,都要按照流量給他分成。
這部分的收入,比很多音樂人的數字專輯銷售還要高。
現在做歌,只會強調副歌是不是足夠洗腦,流行度是不是夠高,有沒有機會成為短視頻神曲,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口水歌的泛濫。
同時,聽歌的人也越來越沒有耐心。
不過媒介的變化,形式的更迭,并不意味著只剩下災難。
流媒體和短視頻的確拉低了音樂行業的門檻,卻也給了很多獨立音樂人、小眾歌手、行業新人們展示的機會。
甚至是普通人也有途徑表達自己。
所以凡事都有兩面性,挑戰不在于有沒有變化,而在于怎么利用變化,做出好的東西來。
《煙雨成舟》在一定程度上,就屬于是速成歌曲。
而且路陽確實做的特別快。
從進棚到錄制完成,只花了半個小時,編曲和后期制作,一個下午就全部搞定。
然后火速被送到了杭城宣傳部。
結果半天就得到了回復,這首歌并沒有通過他們的挑選。
理由是歌詞太過于咬文嚼字和辭藻堆砌,旋律感也比較小眾。
他們希望主題曲是恢宏大氣的,歌詞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最好能把市領導親自寫的幾句口號,融入到歌詞里。
聽完他們的要求,路陽就明白他們到底是想要什么樣的歌曲了。
不過時間緊迫,節目錄制在即,就算系統給了他適合的歌,他也沒時間去鉆研了。
……
酒店內。
“哼,這么好的歌他們都看不上!”
應薇雨嘟囔著,滿是不悅。
“這根歌怎么樣無關!”
周青捧著咖啡杯,看著窗外悠悠說道,“算了,反正歌也錄了,你跟公司的業務部和新媒體部聯系一下,找個時機發了吧!”
“嗯!”
應薇雨點著頭,“那這個主題曲,就不弄了?”
“時間上已經趕不及了!”
周青說道,“不要顧此失彼,因為這么一件事,耽誤了這邊的節目,明天他們是不是就要正式錄制了?”
“對!”
“我們去現場看看吧!”
周青伸了個懶腰,她還要更深入的了解一下路陽,特別是他的現場實力,這對后續的宣傳和培養計劃,至關重要。
另一邊。
路陽并沒有把《煙雨成舟》投稿失敗的事兒放在心上。
本身節目的排練也挺忙的。
即使到節目錄制當天,最后上臺的前一刻,他們還在忙著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