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風和日麗。
于閑抵達檀香市機場,心中是榮歸故里混雜著劫后余生的復雜情感。
不過,今天能拿到核心期刊《古生物研究》寄來的刊物。
另外三家期刊也在月中發布,月末還有兩期刊物。
航站樓外,一輛私家車邊,司機朝于閑打著招呼。
考慮到后續學術合作關系,文致遠特地派車來接。
靠近私家車,于閑驚訝的發現文致遠就在車里。
“文教授派車來接,我已經很不好意思了,怎么還親自來了。”
“于閑同學,有件事得跟你道個歉。”
“怎么了?”
短暫沉思,于閑實在沒想出文致遠有什么好表達歉意的。
“先上車吧。”
轎車緩緩啟動,文致遠搓了搓手,“于閑同學,你發給我們檀香大學學報的論文沒法發表。”
“啊?”
在離開墓區后,于閑檢查過郵箱里的回執。
四家編輯部明說一稿通過,沒啥可調整的,畢竟那些都是《學霸文獻庫》現成的東西。
由于世界線變動,也不存在重復率太高的問題。
為了報答文致遠在畢業考核上的信任,于閑也往檀香大學學報上發了一篇論文,質量數一數二。
現在想想,檀香大學編輯部確實沒回郵件。
“怎么回事?我那篇論文應該寫得很漂亮才對。”
“編輯部看過了,我也看過了,學術水準肯定沒問題。”
文致遠對論文表示肯定,“但...我們古生物學院的院長把論文卡住了。”
檀香大學古生物學院,院長是赫赫有名的吳千山。
不談北方那些強大名校,吳千山算是天儀國古生物圈子里稱得上大牛的存在,學術成功斐然。
于閑的論文之所以被卡,原因就在于太好了,寫得太好了。
奇翼龍一個物種可寫的東西本就有限,于閑這片集《學霸文獻庫》精華的論文把核心要點全寫出來了。
檀香大學可是花了30萬b買下,吳千山最近也在帶博士研究近鳥類恐龍。
于閑在《古生物研究》上的一篇論文已經拔了頭籌,在檀香大學學報上發的論文再登出來,奇翼龍就沒啥好研究的了。
吳千山和他的博士生們拼死拼活搞課題,最后頂多拾人牙慧,從于閑這邊摳點殘羹冷炙發表。
“關我什么事啊?”于閑太高音調,“他們的研究落后于人,封鎖我的論文來拉進度?!”
“當然不是這個理由。”
吳千山再傻,也不至于公開說因為于閑搞得他白費功夫所以不給過稿,他的說法是于閑的論文數據有待商榷,準確度存疑。
這拒稿理由盡顯學術圈老江湖的毒辣。
檀香市和周邊城市最強古生物專業在檀香大學,最頂尖的檢驗儀器也在檀香大學,比本地官方機構都強。
而于閑僅來自三流的香河學院,學院內根本沒有像樣的檢測儀器,古生物學專業的學生九成改行去捧別的飯碗,硬件質量有目共睹。
那么,香河學院的學生拿出論文,上邊的鑒定、檢測報告都沒標明出處,受到質疑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