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致遠本著自己的良心透露了少許消息,吳千山那邊已經組織團隊緊鑼密鼓研究奇翼龍化石。
檀香大學學報原本是一月發一刊,為了追趕學術前沿,7月下旬會增刊一期特別版,把吳千山的成果發表出去。
因此于閑想走常規期刊,流程絕對落后一到二個月。
“謝謝文教授。”
事情一碼歸一碼,對于文致遠,于閑還是得表示感謝。
從在香河學院畢業成果考核到今天,文致遠一直提供的幫助。
盡管于閑和檀香大學古生物學院鬧得很不愉快,也不能怪他。
當前時間,7月6日。
于閑拖著行李箱走在檀香大學校園中。
在去蓮池山脈之前,于閑的計劃是后續在檀香大學住一陣子,文致遠也希望和化石發現者共同研究,并安排了住處。
哪知突然好突然蹦出個吳千山橫插一腳,于閑不想再在這所學校里待了。
計劃漸漸在于閑心中成形,吳千山既然想橫刀掠奪他人的學術成果,就讓他們白忙活一場。
按下撥號鍵,十來秒后,電話被接聽。
“于閑?”
“白墨啊,你那邊有沒有雜志社、報社相關的門道?要正經的報社,別是花花公子那樣。”
“有啊。”白墨很快想到于閑的學者偽裝,“不過...你想發論文,最好發專業點的地方去,六絕戶這邊的報社頂多是文娛社科板塊,沒啥學術地位的。”
“不需要,只要是正規刊物就行,報紙都行啊。”
“這么隨便的嗎?不利于你刷學術成果吧。”
學術圈子有一種說法叫“黑刊”,意思是沒什么涵養,給錢就能發表的刊物,也叫“負面期刊”。
普通本科生還好,如果是研究生級別,在負面期刊發表論文不會得到履歷加分,反而會受到學術上的否定。
近些年官方要求嚴格,負面期刊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發表的,但依舊代表著低水平。
“別管那么多了,給我安排個周刊,和自然科學沾邊就行。”
“可以啊。”
“對咯,六絕戶有沒有明面上進行古生物相關鑒定的機構。”
“你在想什么啊。”白墨哭笑不得,“只有古董鑒定的。”
一些墓穴里倒出來的明器,幾經周轉能被洗白,六絕戶會用自己的機構出具鑒定證明,將之送到正規拍賣行上亮相,提升行業地位。
“能測碳14嗎?”
碳14測年法,通過測算物體內的放射性碳含量,鑒定對應物品所處的年份,也常用于化石鑒定。
“就離譜,你覺得這一測幾萬、十幾萬年東西像是文物鑒定機構需要的嗎?六絕戶挖到晚期智人的石斧了是吧?”
說來說去,白墨表示頂多找些類似地質研究的合作方,至少搞定了于閑今后論文中數據檢測報告來源的問題。
周刊那邊,于閑想插隊的話分分鐘安排,用不著提前投稿,只要不觸及出版禁忌就都能發表。
再怎么樣也比檀香大學下半月增刊的學報快。
到時吳千山的論文一公布,發現自己的研究方向落后于“負面期刊”,想來反應格外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