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關系,我要把這場害人的學術研討會變成我的新成果發布會。”
想也知道,吳千山派系質疑于閑的能力,肯定得從人生履歷上找角度。
于閑此前只是個三流大學的畢業生,沒參與過重點項目,莫名其妙拿出個奇翼龍化石太不合理。
這樣的學者應當不具備發掘、研究并撰寫論文的能力。
他們覺得于閑沒能力,于閑就直接在會場上爆出新發現了個未知恐龍,命名為長臂渾元龍。
屆時不僅有北府研究所站臺,天儀國國家博物館收到化石捐贈,同樣會派人過來支持。
這次發布的論文今由《天儀博物》編輯部審核,論文里的檢測數據也別管是哪個機構搞的。
化石捐給天儀國博物館,他們有能力再行檢測,結果和于閑的論文一致即可。
兩邊幫忙站臺的大組織談妥,于閑馬不停蹄又聯絡了白墨。
“嘿,臭小子最近很會玩嘛。”
白墨此前幫忙發過論文,在后續事件中吃瓜吃得舒舒服服。
托于閑的福《月閣城市報》、《古代趣聞》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期刊這些天快賣爆了。
賣幾本雜志報紙值不了幾個錢,關鍵是隨著期刊熱度上漲,在上邊打廣告的費用直線躥升,這才是賺錢的大頭。
“我這邊還有個大新聞可賣。”
“怎么說?”
“你有檀香市本地的媒體人脈嗎?”
“苗家那邊可能有。”
“三天之后有這樣一場學術研討會...”
于閑嘰里呱啦把前因后果以及中間的安排講完,白墨大呼過癮。
“其實我一直看不慣古生物圈子里的學者。”
“你們穿山甲和考古學者相沖突也就算了,跟古生物學者有什么仇恨?”
“因為他們一挖化石就占一大塊地方,而且一占可能長達好幾年甚至十年,導致我們很難進山。”
“啊這...人家是為生物學研究做貢獻,你們才是搗亂!”
結束通話前,白墨表示多半沒問題,盡快安排相關人手拿到研討會拍攝名額。
不管其他媒體怎么在吳千山的指使下做剪輯,我們這邊“一個不小心”把無刪減的全程錄像放出去。
“可以可以。”
和白墨交流完畢,于閑還沒來得及喝點水、吃點東西,手機再次響起鈴音。
“于先生嗎?”
“是,請問...?”
“晚上好,我是天儀國博物館館長。”
當前時間晚上19點,早已過了工作時長,館長親自打電話過來實在讓于閑意外,畢竟贈送未知恐龍化石的事情八字還沒一撇,只是個郵件而已。
“于先生,我看過你附在郵件中的照片,也詢問過首府城市的學者,確實很可能是個未發現的近鳥類恐龍化石。”
《天儀博物》編輯部可不簡單,從首府城市核心學術圈請來真正的泰山北斗幫忙審稿。
兩三個小時的功夫,一名頂尖教授聯合編輯部成員共同商討,確認于閑的論文水準過硬。
郵件提供的化石照片只要不是偽造,基本可以肯定有個新的擅攀鳥龍科成員將要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