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從自己空間里唯一找出來能跟高粱面相仿的粗糧。
別的東西不能往出拿,拿出來那就扎眼,家里那是一窮二白。
她要敢拿出這些東西,恐怕自己老娘都得懷疑。
然后再用另外一個鍋燒上水,把自己從家里的自留地里摘了一些小白菜。
他們家沒有油,一年到頭一家只發一斤菜籽油。
娘每次說是炒菜,實際上就是拿一個筷子,上面綁一個小布塊兒在油瓶子里蘸一點兒,然后在鍋里刷一圈,就算是炒菜的油。
小白菜也不能炒,直接焯一下水出來切成小丁兒,然后撒上鹽。
她空間里倒是有香油,可是也不能拿出來,家里根本沒有香油這種東西。
還真是少滋沒味。
當然趁機給鹽罐子里,又多加了一點兒鹽。
他們家都是吃的粗鹽,那種粗鹽里面還有很多雜質。
馮慧珍把自己拿出來的那些精鹽混在里面,倒是也不容易看出來。
其他的調味料,家里基本沒有。
馮慧珍嘆了口氣,看來自己得想辦法給家里創造一點東西,要不然自己就算想往出拿都拿不出來。
要是沒記錯的話,大概再有二十多天,她才能去下鄉。
去城里做小買賣?
不用想了這個年月怎么可能做小買賣?
打零工?
認真的說還不一定有。
她做好了飯菜,猛然想起來,好像上輩子這會兒村兒里有人找到了縣里面掛面廠打零工。
聽說掛面廠招搬運工。
據說掛面廠有一批任務非常緊,所以招了一批臨時工,就干了十幾天。
可是聽說管吃不管住,就十幾天,還給了20塊錢工資。
不由得心動了。
這事兒現在村里還沒有消息,不過有大伯母和大伯在,再怎么樣掛面廠還說得上話。
她要沒記錯,大伯母的娘家侄子就在掛面廠上班兒。
找個臨時工又不是什么大事兒。
這種事情說一句話,應該可以。
她這個打豬草的一天也就六個工分,要是真的請假去縣里面打零工,倒是能掙點錢。
也比較劃算。
不過哥哥姐姐肯定不行,哥哥,姐姐那可都是壯勞力,一天至少十個工分兒。
想到這里,她立馬有了主意,看來明天得去一趟縣城。
劉翠花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到家里,就聞到飯菜的香味兒。
三姐馮慧茹不由得吸了吸鼻子。
“這是誰做的飯呀?不會是咱家老五做的吧?”
大家都驚奇地睜大了眼睛,要知道馮慧珍在家里那就是嬌生慣養長大的,別看家里窮,可是活兒一般都是哥哥姐姐搶著做了。
反而她這個老幺向來都是吃現成的。
父母是真的把馮慧珍當成手心里的寶貝一樣寵愛著。
這也是哥哥,姐姐向來看不慣的。
“不能吧?老幺會做飯?就她那兩把手藝,你忘了上一次她燒火都差點兒把咱家房給點著。”
二哥馮志遠絕對不相信,進了院子就直奔廚房。
結果和正端飯出來的馮慧珍撞了個正著。
多虧馮慧珍聽到聲音,加了點兒小心,不然手里端著的大盆就直接能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