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孩子都到自家了,哪能讓你啃你自己的饅頭,你這不是成心打你大伯和大伯母的臉。大伯母中午蒸了米飯,你難得吃一回米飯。”
剛才這話要是說出來,絕對是客氣話,可是這會兒是出于真心。
人家孩子多懂事兒,來的時候,一點兒都不給他們添麻煩,這種親戚他們也想多來幾個。
這個年月只要不是打秋風的親戚之間來往還是很密切的。
馮慧珍才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饅頭放進了蒸米飯的米飯盆上,把鍋蓋蓋上悶一會兒,一會兒就熱了。
“大伯母,您看您說的,就是自家人才更不能跟您客氣。您可是幫了我們家不少忙,我要是到您家,再像個窮親戚打秋風似的,那可說不過去。”
“您還不知道我媽那個人,那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要是蹭著您一頓飯,您可等著回去我媽就得把我腿打斷。”
笑嘻嘻地挽起袖子還真把黃瓜拍出來。
做的涼拌黃瓜雖然不一定是頂頂好吃,可是到底上輩子自己可是有廚藝傍身的。
做個涼拌黃瓜不在話下。
吳玉芬看著這丫頭,手起刀落,還真的挺利落,尤其是做出來的涼拌黃瓜,同樣是涼拌,可是看著就比自己做的似乎更好吃。
“你這丫頭還真有這股子爽利勁兒,你媽要是像你這樣,你們家日子也不能過成這樣。”
吳玉芬嘆了口氣,按道理來說,劉翠花的日子不應該過成這樣。
劉翠花的親爹那可是縣里自來水公司的經理。
這也算是皇親國戚,怎么可能過成這樣?
可是劉翠花親媽去世得早。
后媽進門,然后又生了弟弟,妹妹,所以他們前面的三個姊妹就成了后媽的眼中釘。
動不動因為他們三姊妹的事情,經常后媽和父親吵架,于是劉翠花后來就早早的嫁了出去,是為了不連累父親。
按理來說著,父親弄一個工作還是沒問題的,可是劉翠花不是為了后媽別鬧騰,他們要說讓她爹幫著弄個工作,估計后媽得把家里弄反了天。
再加上劉翠花的確是個有骨氣的人,這些年就因為這骨氣撐著,所以一個人帶著孩子在鄉下種地。
馮慧珍知道大伯母說什么。
可是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母親有這樣的選擇,自然有母親的考慮,她不能代替母親去做任何改變。
一家人坐在飯桌跟前。
馮慧珍的加入顯然讓飯桌上有人不高興。
大伯母家一共三個兒子,兩個兒子已經結婚。
這年代結婚也沒辦法分出去住,一家這么多口人,就擠在這小小的三間房里。
顯得非常擁擠。
江建設的媳婦兒是紡織廠的女工名叫劉梅,兩口子已經結婚三年,有一個兒子。
劉梅現在大著肚子,看樣子是生第二個。
這個劉梅平日里沒少作。
顯然,對于家里為了不讓老三下鄉,肯每個月花十塊錢雇別人下鄉這回事兒,劉梅可見不得,那十塊錢可不少呢。
老三要是真的下鄉插隊去家里就能騰出老爺子老太太那里的位置,他們兩口子帶著孩子住在那間房里擠得不行。
要是能騰出一間房,起碼能讓孩子們跟著老太太,老爺子住,他們兩口子也能輕松一點兒。
這是涉及自己利益,所以看啥不順眼。
一聽說馮慧珍就是那個代替江建國下鄉的鄉下堂妹,劉梅立刻陰陽怪氣起來。
“媽!這一個月十塊錢不夠,怎么還沒下鄉就到我們家來吃來喝了?嬸子可真會省錢!”
吳玉芬一聽兒媳婦這話,就知道這是又準備鬧幺蛾子。
“你快吃飯吧,這里還輪不到你說話。慧珍帶了很多菜,你吃的黃瓜就是慧珍做的,這可不是吃白飯,就算吃又沒吃你的!吃的也是我和你爸的。”
要不是看兒媳婦兒正大著肚子,她也不能這么忍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