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人坐在桌子跟前,院子里擺了一張八仙桌。
桌子跟前坐了九個人。
馮慧真是剛摘了圍裙坐下來,一大桌子人都在等她,她要是速度慢一點兒的話,菜都得涼了。
劉書記兩口子,加上劉書記,二弟一家兩口子。
劉老爺子和劉書記的兩個兒子,馮慧珍和江磊。
桌子上擺了一瓶茅臺。
眾人面前已經滿上酒杯,當然,馮慧珍面前擺了一瓶橘子汁兒。
誰讓她現在才15歲,還未成年肯定不能喝酒。
看著滿滿當當一大桌子菜,所有人都不由地咽口水。
劉書記家當然不缺吃少喝。
可是吃和吃是不一樣的。
眼前菜肴的口味,甚至色澤擺盤,讓人光是看了就賞心悅目,更不用說那味道一陣陣地往鼻子里鉆。
就算見多識廣的幾個人,覺得他們就在縣里的大食堂吃席面也沒吃過,這么香的味道。
“馮慧珍同志,你這做飯的手藝真的是?太讓人驚訝了,不對,怎么能叫馮慧珍同志呢?妹妹!”
這會兒開口的是劉書記的大兒子劉解放,坐在他旁邊的是小兒子劉愛國。
兄弟倆這才知道,他爺爺收了一個干孫女,眼瞅著他們多了個妹妹。
光看自己母親和自己嬸嬸的熱情的態度就知道,心愿已了。
他媽這輩子最大的遺憾,就是沒生了個閨女,這不是眼瞅著多了個閨女。
而且還是做飯手藝這么好的閨女,沒看見母親和嬸嬸的態度,那有多熱情。
活像是他倆不是親生的一樣。
哥兩個原本還覺得爺爺隨隨便便就認一個人當干孫女兒不太靠譜。
現在似乎也覺得好像是他們錯了。
看來爺爺這是慧眼識珠啊!
老爺子這眼光可以。
看看小丫頭,雖然是農村人,可是這做飯的手藝就是把他媽和兩個嬸嬸都捆在一塊兒,估計也比不過人家。
一食堂的大廚捆在一起,也比不過人家。
“剛才是誰在那里不樂意說是你爺爺老糊涂了,能隨隨便便認一個干孫女回來嗎?怎么這會兒又改口叫妹妹了?”
劉解放臉一下子就漲紅了,撓了撓頭,一臉的不自在。
“媽,有你這么拆親兒子的臺?到底我是你親生的,還是你從垃圾堆撿來的呀?”
眼神里滿是幽怨。
劉母哈哈地,笑了起來。
“我寧愿你倆是撿來的,也省得我操這么多心。”
小兒子劉愛國不干了,小兒子也就比馮慧珍大一歲。
“媽,我可不是你撿來的啊,我是親生的。妹妹,我比你大一歲,你得叫我哥,那個是大哥,這個是二哥,你別聽我大哥胡說,我大哥那個人總是狗眼看人低。
總覺得你是村里來的,說不定想巴結上我爸,想進廠當工人。我跟你說我哥那個人,就是思想有問題。
我看你就憑你這一手手藝,還用得著去掛面廠當工人?
你要去一食堂露兩手,一食堂的大廚,都得把你收進去。”
畢竟差著一歲,兩個人也算是能說到一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