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介紹了一下大概自己的情況,按照馮慧珍的觀察,他們四個人應該是從小就相識,其中孟憲斌應該是他們的小頭頭。
很明顯對面的四個男知青對于他們兩個女知青隱隱有些看不起。
馮慧珍大概也能猜到她和張秀云學歷都比較低,馮慧珍的學歷也就是高校畢業,在這個年月女孩子能夠小學能夠畢業已經算是了不得。
家里人算是很看重。
張秀云的話,學歷更低,聽說只讀了小學三年級,就沒有再讀。
總之別人的座位上那都是氣氛非常歡快,而他們這個座位上現在氣氛有點尷尬。
四個男生對他們兩個女生愛答不理。
明顯鄙視也讓馮慧珍和張秀云不想搭理對面幾個人。
張秀云和馮慧珍比起來更多了幾分畏手畏腳。
大概是和家庭有關,兩個人聊天中間。
馮慧珍才知道張秀云家里一共有六個女孩兒,一個弟弟,而她是家里的老二。
在這個年代應該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
和馮慧珍的落落大方相比較起來,張秀云更顯得小家子氣。
可是依然無法讓四個男生和他們之間關系融洽,顯然這種圈子文化在這會兒依然體現得很明顯。
那就是赤果果的無視鄙夷。
馮慧珍一向與人為善,一般和別人相處都習慣性地會和人相處融洽,但是顯然眼前這個四個人除外。
氣場不對,也說不到一塊兒。
一般來說她還是很會找話題的活躍氣氛,可是眼前這四個眼瞅著那就是刺兒頭。
主要人家生人勿近的態度太明顯,讓馮慧珍也不想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
隨著列車的開動,在下一個大站,天黑的時候,涌上來一大批知青。
隨著上車的知青越來越多,車廂里原本空隙的地方,也被各種的大包小包的行李占滿,行李上面坐滿了知青。
早就沒有位子,人們現在只能用這種方式緩解疲勞,畢竟這種綠皮火車想要到達的話,沒有幾天肯定不可能。
兩個女知青拎著他們的行李,擠到了他們面前。
看到六個人中間的位子,哪里還能放下行李。
二話不說,直接把行李箱放了下來。
看到是行李箱,四個男生眼神終于不一樣。
現在基本上下鄉去當知青的能拎得起這種牛皮行李箱的可不多。
大多數人都是包袱和軍綠色的提包,也有人拿著行李箱,不過那都是藤制的。
像這種拿著皮箱的人,基本上沒有幾個。
眼前兩個女孩兒的衣著打扮也完全不同,起碼人家穿著一身連衣裙,腳上還踩著黑色高跟鞋。
兩條辮子上也扎著亮眼的彩帶。
身上散發著一股雪花膏的香味兒。
在汗味明顯的一群人里尤其明顯。
仿佛是立刻找到組織一樣,四個男生眼神忽然變得熱烈起來。
畢竟覺得這才是他們一個圈子的人。
就在這時從后面擠上來另外兩個女生,顯然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兩個女生大刺刺地把包袱往里面一塞,而且自動自發地,把里面的行李往里面塞了塞。
“同志們,不好意思啊!咱們擠一擠,人多沒地方。我幫大家把行李往里挪一挪,稍微擠一擠。”
女孩子很爽朗,而且一點兒都不怯場。
馮慧珍倒是看見兩個女孩兒挺樂意幫忙,畢竟大家都是下鄉去當知青。
把靠著她座位底下的行李往里面再塞了塞,正好可以把兩個女孩兒的大包袱往里面順著順。
“人太多了,擠一擠吧。包袱擱在這兒,你們坐在包袱上休息一會兒。”
和氣的話語引來了女孩子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