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并不飽滿,這就證明今年的雨水少,以至于這些麥穗兒長得并不結實。
再有半個月就要秋收,就算是現在下雨,恐怕也很難緩解這個旱情。
可是最讓人心驚的是因為缺雨,底下水井里的水都已經開始變淺。
先不說他們吃的水。
所有澆地的水都是從壓水井里打出來的,附近沒有河。
地里的土地明顯地已經變得干涸,而且能夠看到裂縫。
這會兒的塵土飛揚,越發的讓人能夠感受到這種干旱。
莊稼也并不像以前看到的那樣綠油油,微微地泛著黃。
這種泛黃可不正常,這個時候還不到泛黃的時候,因為還沒有到真正秋收的時候。
她這個當了十幾年老把式莊稼人,知道這樣的情況,這一次的秋收,打下來的糧食恐怕并不理想。
王大壯眼看著一滴雨不下,在地頭上也是愁的,眉毛,眼睛擠到了一起。
今年氣溫高得不像話,地里的水分都被蒸得干干凈凈,一點兒不剩。
就在這種忐忑不安的氣氛當中,大家迎來了他們插隊下鄉的第一個秋收。
馮慧珍和張秀云正在和面,兩個人準備蒸饅頭。
“慧珍,真的咱們要蒸饅頭嗎?”
這兩個月以來,他們每天喝野菜粥喝得都想吐。
干糧什么的,他們根本沒見過。
其他人早就已經各自找了談得來的知青開始搭伙吃飯。
可是看著人家吃著干糧,他們也不由得會咽口水。
王順他們想說什么,可是每一次想說的話看到馮慧珍的時候,都咽了回去。
馮慧珍一個小姑娘每天喝稀湯寡水的野菜粥從來沒抱怨過,他們又有什么可抱怨的?
馮慧珍也不是不近人情,可是在這個年月糧食不夠,想怎么近人情也沒有用。
她雖然可以在空間里適當的補充一點兒,可是也不敢太過分。
如果別人都面黃肌瘦,她養得白白胖胖那才叫扎眼。
她盡量的讓自己在空間里不要去大吃大喝。
少量的補充就可以,不想體現得更明顯。
可是這會兒馬上要秋收,秋收的活兒可要比平日里重得多。
她干過秋收。
這兩個月以來的省吃儉用,就是為了這一刻,所有的糧食都能派上用場。
只要秋收過后,他們來年的糧食發下來就能接得上,所以這會兒該霍霍就霍霍。
“咱們明天開始就要秋收,多蒸點兒饅頭出來,留著秋收的時候直接當干糧吃,這幾天活兒很重。今天下午咱們跑一趟服務社買點肉回來。
我知道大家手里都攢著肉票。集資買上二斤肉最近得補充體力,不然的話扛不下來這個秋收。”
聽說還有肉,張秀云不由得咽了咽口水。
“秋收真的這么累嗎?”
張秀云沒有參加過秋收,雖然家里環境不好,可是父母到底是工人。
日子過得不寬裕,但是也沒干過這么累的活兒。
“等秋收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馮慧珍抬起眉頭,笑了一笑。
正在廚房里幫忙的其他人背后都寒了寒,連馮慧珍都這么說,可想而知秋收絕對是個大工程。
不少人都愁眉苦臉起來。
真是讓人歡喜,讓人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