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這一場秋收,徹底奠定了馮慧珍的隊長地位。
因為從秋收一開始到秋收結束,馮慧珍沒喊過苦,沒喊過累。
他們十個知青捆在一塊兒,也趕不上馮慧珍的速度。
如果光是速度,那還不能讓人服氣,馮慧珍干的活兒是又快又好。
連男知青都頂不過她這么一個女孩子。
很多男知青看著遙遙領先的馮慧珍,離著他們十萬八千里的距離,一個個都心服口服。
這女孩子別看年齡小,又瘦又小可是地里的活兒,從來沒有叫過苦,而且干什么什么行。
秋收過后,總體來說剩下的工作就告一段落。
剩下的一些收白菜,收蘿卜的活兒,比起地里的那些糧食來說少得多。
生產隊不可能挪那么多地來種這些白菜和蘿卜。
秋收交完公糧,生產隊長開大會,這會兒大家要分糧食。
這才是大家的重頭戲,一年到頭盼著就是這一天。
王大壯在大隊部跟前召開了大會,全村人男女老少沒有一個不出席。
“咱們已經交完公糧了,今年的糧食總體來說只能算是中等,沒有豐收,也不算是災年。交完公糧,咱們生產隊平均下來一個人頭能夠分220斤糧食。
160斤的麥子剩下60斤有紅薯,綠豆,黃豆,蘿卜還有土豆。現在各家各戶過來簽字,領糧食。對了,自己拿袋子。”
生產隊長話音剛落,所有人都哀嘆一聲。
然后知青點兒的18個知青,就引來了全村社員的不善目光。
因為他們18個知青再掙工分二三個月也掙不了一年的糧食,可是因為他們的到來,人家糧食分的少了。
“隊長,那他們知青一個人分多少糧食啊?”
有不怕死的,挑事兒的,立馬跳出來問。
“一個知青能分一百六十斤糧食。”
這話一出,所有人心里終于平衡了一點。
160斤糧食和他們220斤糧食比,那可差遠了。
想到這里不平衡的人,也多少心氣兒消下去。
“隊長,為啥我們分這么少的糧食?我們也算是咱們生產隊的社員。”
“王隊長,這不公平。”
孟憲斌他們幾個男知青早就跳了出來,秋收的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糧食了。
秋收這半個月餓得他們都已經瘦得跟竹竿兒一樣。
誰讓他們前面沒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前面吃得飽,到后面的時候根本沒有糧食。
每天都是野菜湯,再加上地里的活兒重,幾個男知青早就已經沒人樣了。
就指望分了糧食能接上,結果沒成想只分給他們160斤糧食。
這可是要到明年秋收,合下來一天連半斤都沒有。
他們這可是五大三粗的大男人,胃口又大,吃得又多。
如果一天連半斤糧食都沒有,照這么下去遲早得餓死。
以前孟憲斌他們自詡身份還不樂意在這個上面斤斤計較。
可是現在不一樣。
口糧就是他們的命啊!
如果說以前還不理解,這會兒可明白地里的東西比什么都重要。
他們可以拋棄那些什么所謂的面子,尊嚴,只為了能吃一口飽飯。
“你們還好意思叫不公平!啥叫公平?要是真的說公平,這糧食是我們村里的村民一年到頭打下來的。憑啥分給你這么多?”
“就憑我們也干地里的活兒,我們也參加秋收了。”
孟憲斌急赤白臉的爭辯。
“你就干了三個月,要是真按工分算,你那點兒工分還掙不來這么多口糧。按你的三個月的工分下來,你們最多也就分個50斤糧食。
怎么要公平嗎?要公平我現在給你公平一點兒。”
王大壯一臉的不耐煩,這些知青小崽子們還是沒有把身上的毛刺兒給捋順。
還敢到他這里來要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