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其他的科長下了死命令,要求他們隊里的司機,每個人帶兩個徒弟,必須在兩個月之內教出來能夠上路的新手司機。
這個要求讓以前總是擺譜著,那些老司機一個一個鼻子差點氣歪,當然心里都把馮慧珍給恨上了。
都是這個女娃子,要不是她當這個出頭鳥,何至于他們現在到了這個尷尬的境地。
不是兩個月帶不出來徒弟,是他們故意把這個時間推長,在外人眼中覺得司機非常有神秘感,抬高他們的身價。
可是因為馮慧珍的攪和,現在誰都知道兩個月絕對能培養出來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司機。
馮慧珍顧不上這個,也管不了那個,她現在最要忙的事情是他們工地挖掘機到了。
一共有十臺挖掘機。
一個隊分一臺挖掘機。
這個時候馮慧珍沒被叫到前面去,他們該干什么還干什么,工作不能停,工期不能誤。
因為這十臺挖掘機到的時候,跟隨而來的,是一位國外的專家以及隨行人員。
對!
開挖掘機和修挖掘機的專家。
看到了吧,這個年代開個挖掘機,修個挖掘機也叫專家。
總體技術落后于人,所以就得受制于人。
這會兒十個隊,每個隊選了兩名學習挖掘機的年輕人。
都選的是聰明伶俐,而且還有文化的,跟著外國來的專家學開挖掘機,當然更想著偷師學藝,學怎么修挖掘機。
馮慧珍也沒多去看,挖掘機學習現場根本不允許他們看。
外國專家的到來,那是絕對的拽酷霸。
不光要求挖掘機學習,現場要清場,而且周圍還圍起了一個人們看不到的屏障。
還有專門工作人員維持秩序。
外國專家還有時間要求,早上教三個小時,下午教三個小時,然后就下班兒。
一分鐘也不耽誤。
隊里還得專門安排專門的吉普車送外國專家到縣城里去住招待所,因為只有縣城才有招待所。
工地附近,哪怕就是生產隊里也沒有太好的房子,可以招待外國專家。
外國專家住的招待所,聽說有專人給收拾出來五個房間,因為跟著外國專家來的,還有翻譯和身邊的工作人員。
吃的東西也是專門特制的,外國專家甚至帶了一個廚子過來。可是材料卻要他們準備。
光是每一天,這一行人員吃喝就要一大筆開銷。
學習挖掘機的20個人,那是干瞪眼。
一天只有六個小時,哪怕就是他們20個人輪開,一個人也輪不了多長時間。
第一天他們還沒弄明白挖掘機的那些操作桿和按鈕,外國專家就已經回去休息,直接把他們扔在現場。
一個個沒辦法,只好拿紙拿筆把按鍵和操作桿兒畫下來,帶回去重復記憶。
氣的20個人不行不行,可是他們今天甚至連挖掘機都沒有摸上。
晚上張主任開大會,十個隊的20個挖掘機司機垂頭喪氣,他們今天別說摸挖掘機。
記都沒記住。
這些外國專家那一天都是有工資的,這一行人員一天的開銷光是他們市里面出的這筆外匯,就不在一個小數字。
本來張主任安排他們要盡快學習,這樣好給國家省點兒錢。
現在可倒好,顯然對方是有備而來。
這是最高級的磨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