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翠花,你在家嗎?咱媽來了!”
馮慧珍正在廚房里忙碌。
明天她就要回知青農場。
今天在家里給母親做點兒東西。
已經進入臘月。
其實想想辦法,馮慧珍可以留在家里過年,不過吳大壯還特意給他們大隊打了電話,知道馮慧珍母親已經康復。
催促她趕緊返程,畢竟她現在可是下鄉知青,哪能在家里隨隨便便一待就好幾個月。
更重要的是馮慧珍是吳大壯手里的人員,行蹤不定,沒有準確地待在所在的崗位上。
擔責任的可是吳大壯這個隊長。
這些年又不是沒有知青逃跑過。
馮慧珍這是趕走之前給母親炸丸子,做燒肉。
今天臘月十二,她在的話,還能給家里人補貼一點兒。
要是她不在,劉翠花可舍不得買肉。
他們家不可能有肉票,過年殺年豬的話,他們村兒交完任務豬,剩下的豬肉每一家能買到半斤,那都算是運氣。
畢竟他們家又沒有殺豬匠。
她在的話,空間里隨便拿出來點兒東西,都能找出各種借口。
反正誰讓她在縣城里有神通廣大的干爸,干媽,還認識無所不能的馮廠長,再加上有兩個在掛面廠上班兒的哥哥姐姐。
在外人眼中馮家算是發達了。
有點什么東西似乎都開始變得理所當然。
他們村子里能有幾個當工人的!
以前有多看不上馮家,現在對馮家的態度就會有多大的改觀。
馮慧珍聽到陌生的呼喊聲,從窗子探頭看出去。
看到來人馮慧珍不由得撇撇嘴。
讓蹲在爐灶跟前拉風箱燒火的四哥馮志平差一點兒,笑岔了氣。
“你那是什么表情呀?讓咱娘看見了,非得給你一巴掌不可。”
“我這是什么表情?你看我這個表情,你就知道誰來了。”
馮慧珍無奈地嘆氣。
“咱姥姥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還特意帶著舅媽,可想而知是要雞飛狗跳。我就是心疼咱娘。”
自己老娘劉翠花人特別好。
性子好,做事爽利。
唯一的不好,就是娘家不好。
問題是誰也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
“咱姥姥能咋樣?反正以前又不是沒斷過來往。好端端上門,非奸即盜!”
馮志平不以為意,他們家在十年前就和姥姥家斷絕來往。
馮慧珍撲哧被逗樂了。
“非奸即盜!用得好!四哥有水平!”
馮志平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這件事說起來很久遠。
劉翠花娘家離著馮家的這個村子有三十多里路。
正常來說三十多里路也不算什么距離。
村兒里人誰還不用腳,走個幾十里路。
劉翠花一個寡婦,帶著家里五個孩子過日子,日子過得困苦,理論上娘家人應該搭把手。
大家一路走來,從馮慧珍對于往事的回憶當中就能知道,馮慧珍對于劉家只字片語都沒有。
可以想象到劉翠花的這個娘家一定是非常不好相處。
劉翠花是家里的老二。
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一個妹妹。
劉家是典型的重男輕女家庭,對于男孩兒的重要性,才會連生了三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