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聽到馮慧珍代替別人去知青農場下鄉插隊。
聽完這話,老太太心徹底放回肚子里。
等著死丫頭走了,再來找閨女估計就可以順理成章。
不行,光是這死丫頭走還不行,還有個老三,你看看老三這副樣子。
有他在這里守地什么事情肯定也辦不成。
沒趕天黑老太太和張巧兒帶著兩個孩子回去了,臨走的時候劉翠花給他們拿了十斤的玉米面。
沒敢拿桃酥那些東西,肉丸子更是提也不要提,閨女臉都沉到要下雨。
她敢提肉丸子。
以后這日子,還想不想過?
劉翠花心里最舍不得小閨女受委屈,寧肯其他人受委屈,閨女也不能受委屈。
只能說劉翠花對于馮桂珍的那顆拳拳慈母之心,可以壓制住對老太太的任何儒慕之情。
也不枉費馮慧珍對母親竭盡全力地回報養育之恩。
劉翠花去了閨女的屋子,這丫頭剛才吃完飯,回了屋就一直沒出來。
知道閨女肯定是生氣。
她又不傻,閨女肯定是氣她這個包子性格。
可是有什么辦法,人有時候就是這樣無奈。
親生父母難道真的的斤斤計較,看到母親頭發花白,身材佝僂的樣子,劉翠花心里想不軟,還是會軟下來。
到底小的時候,她也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長大的。
只能說是在做事的時候,保持一定的理智和分寸,可是她并不能說,因為這樣就完全拒絕母親求和。
進屋看到馮慧珍正在收拾提包,提包里放著一些簡單的東西。
馮慧珍扭頭看到了母親,笑道。
“娘,送走姥姥和舅媽了?”
劉翠花看到女兒的笑容,心里微微一松,這丫頭一笑就證明沒生氣。
不然的話估計這丫頭就直接給自己一張黑臉。
“送走了!你是不是今天有點兒生氣媽對你姥姥這么縱容?”
“娘,我知道您對姥姥,對家人的那種渴望。我理解!不過我可是警告您,您可別走上以前的老路,我姥姥這個人您還看不出來啊。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看今天說話做事的態度就能知道,還和以前沒區別。
您做事之前還是會要多想一想,我瞅著我姥姥肯定是抱著目的來的。不是沖著我哥,就是沖著縣城里的工人名額。
您可別因為心軟直接把哥哥,姐姐都坑了。”
馮慧珍只能叮囑母親,總體來說母親的大方向并沒有錯。
能夠頂住姥姥的各種手段做到這個份兒上,總不可能連十斤玉米面她都要計較。
劉翠花望著女兒笑道。
“你呀。咱倆都該掉個個兒,你倒像是個當媽的。”
“你不用說媽心里清楚,你姥姥肯定是聽說你哥,你姐到了縣里當工人才上門兒的,不然的話,這十幾年都不來往,突然之間來往。
你姥姥說的那些話,媽心里知道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真的。可是說到底,也生養了我一場把我養這么大。
該盡的一份孝心,還是得盡,不過你放心,媽心里有主意,肯定不能害了咱們一家子。”
馮慧珍聽到母親這番話,就知道母親心里有主意就好。
母女兩個再親香,馮慧珍第二天也坐上回知青農場的火車。
離別還是這樣,猝不及防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