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紛紛點頭同意。
而且這樣的話,甚至村里的男人也能幫上忙,比如說縫紐扣。
誰家男人還不會個縫縫補補,大活做不了,拿不出手,縫扣子總可以,挖扣眼兒總可以。
照這么一計算,25000套衣服,他們還真能消化掉。
馮慧珍這邊得到消息,第二天一大早,是王大壯趕著馬車,送馮慧珍去到供銷社。
王大壯親自見到了周主任,在周主任的辦公室,他們生產隊和周主任的供銷社簽訂了這一次的加工合同。
前期可是沒有一分錢的。
合同成功之后經過驗收,產品都合格,那么才會按照合同要求把所有的加工款付清。
周主任立刻安排人從庫房里給他們把需要的材料拉走。
前兩天這一批工作衣裁剪好的布料已經送了過來。
包括各種輔料,針線和紐扣。
王大壯那一輛馬車可拉不下供銷社,專門出動了一輛卡車。
給他們把前期5000套衣服的布料送了過去。
王大壯的馬車也拉了幾百套。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回到了生產隊。
生產隊早有人在路邊兒看著,誰都知道王大壯今天跟著馮慧珍去縣里面給他們辦這次的事情。
大過年的外面刮著西北風,誰都不怕冷,手塞在袖筒里,就站在村口眼巴巴地望著。
看到那一輛卡車的時候,村里人急忙去通知書記和會計。
大家當時商量的結果,這活兒不能在各家自家干,畢竟是個流程的活兒。
特意把大隊部的那幾個屋都收拾了出來。
反正平常大隊部這屋子里也就是開開會,基本上沒啥事情。
大隊部的五間屋子,包括院子,那都絕對寬敞。
騰出來一個屋子做庫房會計專門上手進行統計數字入庫。
會計現在既是會計,又變身庫房保管。
村里人全都出動幫著卸貨。
沒花了半個小時,就把貨物卸到庫房里。
剛送走了卡車司機,王大壯趕著馬車又回來。
村子里僅有的三臺縫紉機,已經抬到了大隊部的第一個屋子里,這里收拾得干干凈凈。
村里人甚至把自家積攢的塑料布都拿出來給地上鋪上,這樣布料不會弄臟。
大家是說干就干,熱火朝天。
馮慧珍身為這次合同的執行人,有重要的質量監管責任。
村里唯一會踩縫紉機的三個婦女上縫紉機試驗了一遍。
看著沒花十分鐘,一條褲子的兩條大線就全被縫上了。
上衣也是如此。
大家都激動了十分鐘一件兒的話,速度相當快。
整個下午村里的婦女都在忙著走流程,大家也要熟悉一下流程。
每個人的任務安排得恰到好處。
馮慧珍甚至還把劉雪梅和張秀云喊了下來。
這種集體勞動和大家最容易融為一體。
閑著也是閑著,和生產隊的村民們打成一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他們在這個生產隊不知道要待多久,短時間來說也至少七八年。
和村民們相處融洽,就會得到村民們的關照,這里的村民可不講究你是什么樣的人。
脾氣相投,自然會對你關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