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號,1965的農歷大年三十,零點30分,莫蘭正蜷在杜蔚國的懷里。
她用手指在杜蔚國的心口位置上輕輕的畫了一個圈圈,聲音慵懶的說了一句
“新年好杜蔚國。”
杜蔚國此刻正半倚半躺的靠在床頭,修長的手指熊夾著一根香煙,他長長的吐了一口煙氣,望著天空中慢慢飄散的煙霧,語氣有點悠遠縹緲
“莫蘭,我有點餓了,你呢”
春節,這算是華夏傳統節日中最最重大的一個節日了。研究所雖然是保密單位,不過依然是拗不過傳統。
終究也是要放假的,大年三十放假,然后大年初三上班,當然杜蔚國非常悲催,他是沒有假期的。
春節期間,他不僅沒有假期,工作量反而還比平時分時候更加繁重。
因為大部分的研究員平時都是住在研究所里,而且基本上還都是外地人,在保山城也沒啥親戚朋友的。
所以這些研究員放假也只不過是不去辦公室上班而已,依然還是在食堂吃飯。
不過既然放假了,而且還是春節,這些研究員自然也想出去逛逛,順便買點小東西或者小零食,當地特產,鞭炮糖果,春聯干果之類的。
按照研究所的規定,節假日期間,研究院超過5人以上規模的人員外出,就需要保衛科的同志陪同。
所以從三十一大早上起來,杜蔚國就開始忙活這些事情了,這些清高的學者們,一旦倔強起來其實非常難搞的,這個要去東邊,那個偏偏就要去西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話一點毛病都沒有,這些平時高冷的書呆子們一旦麻煩起來,也是真麻煩。
這個不得意這那個,那個又看不起這個的,還有各種各樣按照地域,專業,科室劃分成了形形色色的小團體。
簡直就是莫衷一是,眾口難調,杜蔚國才剛來幾天,根本就不熟悉這些研究員。
連名字都叫不上來,就更別提他們之間的恩怨情仇和具體情況了,大過年的,杜蔚國也不好板起臉來,硬是搞什么一刀切。
所以想一波湊夠5個人,著實并不容易,杜蔚國一上午忙的焦頭爛額,滿頭大汗,一直到了臨近中午,才總算把這些活祖宗們給答對完事。
當最后一波研究員出門的時候,最前面出門的兩波都已經回來了,丫的,也特么是服了。
其實今天不光杜蔚國頭疼,研究所的食堂主任更頭疼他都快愁得原地爆炸了
他算是遇見難題了,而這個難題就是今天的伙食
中午,因為是大年三十,食堂自然要加菜,由于研究院的規格待遇很高,又趕上過年,所以肉菜蛋禽這些難得的好東西,食堂儲備相當充足。
所有人都是磨拳擦掌的,要好好過上一個肥年
可是就為了今天的食堂菜品,還有年夜餃子餡這點小事,差點沒打起來,食堂主任為此也是愁壞了。
民以食為天
華夏人對食物口味的固執,尤其是春節期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大家對年夜飯大相徑庭的執念,讓食堂主任幾乎一夜之間白了頭發。
誕生這場口味之爭的主力軍,自然是這些難纏的研究員大爺們了,他們來自華夏的天南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