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漫山遍野的奇珍異寶,就是當地本身的普通物產都極其豐富,那是真正的“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
賈璟比現在所有人都更清楚遼東的價值,這片生命力強盛的黑土地無私的養育著她的兒女,如果開發得當,每年能產出的糧食完全不亞于湖廣
如果他能夠完全將遼東開發出來,那遼東也將作為他極其重要的一個基地,就算將來有不忍言之事發生,賈璟也完全可以從容不迫的全身而退
將來實在到了不得不退的時候,北上退守遼東也是一條出路退出關外,厲兵秣馬,休養生息,靜待良機女真人都能借機打進山海關,我憑什么不行
出海的確是一條出路沒錯,但這條路很艱辛,很危險,而且基本上算是告別皇位了
現在的海外除非遠渡重洋直奔歐洲,不然跟流放實際上是沒什么區別的海外的生存條件太惡劣了,在海外想活著可比在遼東在東南亞還不容易
而且賈璟還真不一定有這個實力在海外打下一片天地來,就算有,又有多少人愿意追隨
遼東還可以想想,作為內陸民族的我們可是天生就對大海不感冒的,屆時有多少人愿意追隨你在哪個小島上做個島主憋屈也憋屈死了
真的靠自己建設一個小島做國家,說來容易做出來難啊大燕可不是對附近的海域就沒有掌控力了
而你要是選擇遠離大燕,越遠離大燕創業就會越發艱難況且真的出海遠離大燕基本上也就算是徹底告別皇位了
大家只會逐漸的遺忘你,而物資貴乏人源貴乏的情況下,你又沒有能力積攢實力反攻大陸,時間一長,只會陷入惡性循環
等到所有人都把你忘了的時候,你再反攻那可就成了番邦小丑犯我天朝了,和一整個大燕為敵作死都不帶這么作死的到時候就真的只能在海外做個蠻王了
所以出海絕對只是最后最后迫不得已時的保命手段,在那之前,賈璟的第一首選后路就是遼東一但在中原事有不逮立刻退出山海關,整合力量以圖后路反攻中原
占據了遼東就可時時虎視中原,這條路是最好的后路,還尚有一搏之力也就是說退到遼東等待良機,未必就沒有機會入主中原。
第二條路就是南下去安南暹羅,滅了這幾個國的國主,整合東南亞的力量,這條路也還算可以,但是估計打到這個地步,反攻就很困難了。
第三條路,就是效彷當初的校長了,到了這一步基本上就告別了皇位了,偏居一隅時間久一點之后受招安,能讓后代混個親王就可以了,大燕沒有這個閑工夫管這樣一個小島的。
最最后一條路就是連小島都去不了,那就只能選擇出海逃亡了,這是最艱辛也是最失敗的時候才會選擇的路。
賈璟希望自己能被調到遼東,這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在遼東發展自己的勢力了,不過如果不是遼東的話也不是不行,只是就要廢些功夫了。
等到來年開春的時候派乾坤卦的人去一趟遼東,先打好前站,然后派葉時親自去監督整治,借助賈家在遼東的幾個莊子發展,不出一二年自然又是一番氣象
這也是賈璟一直在壓著賈家的那個烏進孝的原因之一,這老頭就很適合當個帶路黨嘛
甚至沒準兒可以背著永熙帝在遼東搞幾個軍工廠出來賈璟雖然不是學機械的,對冶鐵之類的東西也不是很了解,但是賈璟知道很多適合這個時代的火器啊
得益于他現在的記憶力,他甚至能畫出它們的草圖他知道很多種適合現在這個時代的近代武器的,對鋼材要求不高,殺傷力驚人的武器。
貢獻給永熙帝那不白搭了自己在遼東搞多巴適賈璟想著想著就嘆了口氣,但凡開國元勛有個爭氣的,能左右自己去哪里也不至于如此被動
不過也只能如此了,要是真有個能和洪治勛臣掰腕子的,永熙帝也不會扶賈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