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賈璟對原著中的甄寶玉的了解,這個人應該是一個和賈寶玉樣的草包才對,不,或許說甄寶玉比賈寶玉還要惡劣
因為賈寶玉最起碼性子軟,頂多是在家里作威作福做個“寶天王”而甄寶玉卻是生性暴戾性格乖張。
想想也是,自己家里可是整個江南都不愿意得罪的世家,而自己作為這樣人家的少爺,幾乎就是江南第一紈绔般的存在,就是惹下什么事家里都能擺平,這擱誰誰不囂張啊
甄寶玉是甄應嘉的唯一一個嫡子,自然是從小萬千寵愛集于一身,大多數人也都因此讓他一籌,久而久之也自然就養成了這樣惡劣的性格。
甄寶玉也是他的乳名,自幼因為生的白,故而家里人便稱他為寶玉,十分得甄家太夫人寵愛,也是因為如此,就算是甄應嘉夫婦也不好隨便管他,因此自幼便是缺少管教。
因此甄寶玉從小就淘氣頑劣,經常逃學,而甄家太夫人卻并不責怪甄寶玉,反而因此對甄寶玉的老師和甄應嘉的意見很大,經常因此責備他們。
而這個老師大家應該也是認識的,沒錯,這個老師就是賈雨村賈雨村是甄寶玉的啟蒙恩師,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賈雨村才會因為忍受不了甄家的無理責備,才會離開了甄府,轉而去做了林黛玉的蒙師。
就連賈雨村對甄寶玉的評價都是:“這一個學生,雖是啟蒙,卻比一個舉業的還勞神說起來更可笑”“這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從師長之規諫的”
可見甄寶玉其實是和賈寶玉一個德行的,簡直是半點兒書都讀不進去在對女兒家的態度上,甄寶玉更是比賈寶玉還魔怔
比如讀書的時候必得是兩個女孩兒相伴,方才能認得字讀的進去,不然就稀里糊涂的,便是看了半日,也是一個字也不認的
凡是跟著他的小廝,早便要學會他的規矩,那就是嘴里不許有半個“女兒”二字要說也使得,只是須得是先用清水香茶漱了口方可說出,不然從你們這等卑賤人口中說出如此清貴的女兒,便是要爛牙的
平時在外面的時候便是暴虐浮躁,頑劣憨癡,做事亦是渾渾噩噩行為種種異常,但只要是一放了學,馬上就跑回家里,只要是見了家里的姐妹女孩兒,立馬像是變了一個人似的當即就變得溫厚和平,聰敏文雅的好兒郎了
他父親甄應嘉也曾狠狠教訓過幾次,想要把他板正過來,誰知無奈竟不能改,最魔怔的是,每次甄寶玉挨打痛得受不了的時候,嘴里便是姐姐妹妹的亂叫,就好似是撞客一般
唬的甄應嘉也不敢打了,過后一問他為何如此的時候,他的解釋居然是,這樣可以止痛
就這樣的一個人,在賈璟的印象之中應該是一個暴虐頑劣的無知幼童才對,或許應該是對自己也沒那么好的態度才是,誰知道這個時候見了,賈璟倒是看他似乎沒有原著之中所說的那般不堪
甄家眾人見賈璟看著甄寶玉發愣,皆是笑了起來,甄應嘉的夫人笑著對甄家太夫人道:“上次回來的時候跟老太太說過一次,老太太還不信,現在可信的了就連寧侯都是覺得寶玉和賈家的那位寶玉相像”
卻原來是早些年的時候,甄夫人帶著甄家的四個妯娌上京,當時也拜訪了賈府,而賈璟那個時候還在三山堡,所以并不知道這件事。
而當時甄家的幾個女人自然是見到了寶玉,甄夫人當時就震驚了,要不是知道甄寶玉沒跟著來,甄家人都要以為甄寶玉也跟著偷偷進京了
要不是甄寶玉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就連甄夫人自己都得懷疑自己是不是什么時候失貞了
世界上居然會有人如此相像而且這兩個人還是一南一北,彼此父母之間沒有一點兒血緣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