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英龍忙著收縮自己的戰線,而此時遠在成都的劉挺也并非對播州的局勢全然不關心,他在得知了楊英龍一夜之間丟失了這么多防線的時候也是不由得一驚
“沒想到這毛頭小子還真有點兒本事”
劉挺摩挲著下巴,他當然不是為楊英龍擔心,流官怎么可能真的成為土司的朋友,他和李化龍差不多,李化龍是壓榨楊英龍,而劉挺只是楊英龍的酒肉朋友罷了
當初韓國公在的時候,西南一旦發生叛亂,都是劉挺代表韓國公去和楊英龍去談的,一來二去之下彼此之間也就熟悉了。
但是也僅限于酒肉朋友的界限,劉挺才不會真的為了楊英龍拒絕賈璟的調令
那么劉挺真正拒絕賈璟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因為劉挺怕韓國公誤會而已
他是韓國公的門生,結果在寧國侯的門下立了功,這叫怎么回事兒而且要是劉挺真的接過賈璟給的這個機會,賈璟可也是他的恩主之一了
都在人家麾下立功,聽人家指揮了,還有什么好說的
劉挺不想這樣,他家世世代代都是韓國公府門下,結果到了他這一代就換了門庭,那不是為人恥笑嗎
再者說他壓根兒也不想跟著就賈璟混所以這段時間才一直裝聾作啞,對賈璟的調令視若無物
但是今天劉挺也沒辦法再繼續裝聾作啞了,因為賈璟在調令之中用極其嚴肅的語氣和命令的口吻,讓劉挺立刻來報道
賈璟畢竟是有天子劍在身的,所以劉挺還真不敢和賈璟翻臉,或者真的不聽賈璟的調令,為了這種事情鬧得掉了腦袋多不值當
但是劉挺又實在是不愿意聽從賈璟的調令,所以劉挺決定直接越過賈璟向朝廷訴苦,他一封奏折上去,大概就是說自己怎么怎么困難,說自己現在無兵可用巴拉巴拉一堆。
但是到了朝廷的眼中,劉挺這個行為就很耐人尋味了,于是六道言科一起彈劾劉挺,最后還是賈璟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后,將這個消息隱瞞了下來,并且在朝廷上上書力保劉挺,方才將此事壓了下去。
而此時的劉挺壓根兒就不知道這件事,所以他仍舊在成都悠哉悠哉的該吃吃該喝喝呢
這一日劉挺正在戲樓上聽曲子,卻見一個年輕人居然徑直的坐在了他旁邊,劉挺看向那個年輕人,他手下的親兵眼神兇厲的上前剛要驅趕,那個年輕人身邊的幾個男人卻一步上前將他們攔了下來
雙方頓時劍拔弩張了起來,劉挺愣愣的看著那個年輕人,那個年輕人笑著給自己倒了一杯茶到“劉總兵的生活過的不錯,本侯可是在重慶度日如年啊。”
劉挺瞪大了眼睛,急忙的起身拱手道“末將見過寧侯”賈璟擺擺手道“坐,坐,不用這么生分。”
劉挺有些受寵若驚的坐了下來,他顯然是沒想到賈璟居然還能為他做到這種地步居然真的大老遠從重慶跑到成都來親自請他一回
賈璟慢慢的呷了口茶水,隨后從懷中掏出了一封信對劉挺笑道“本來是很早就想來找你的,但是怕你給本侯吃閉門羹。”
劉挺連忙低頭道“末將不敢寧侯說笑了”賈璟笑著將手中的信遞給劉挺道“我知道你心存疑慮,所以才不愿意認調,看看罷。”
劉挺疑惑的看了賈璟一眼,隨后接過賈璟手中的信,展開一看,不由得大驚失色,里面居然是韓國公親筆信
劉挺幾乎是從小給韓國公一起長大的,怎么會不認識韓國公的筆跡因此很是震驚的看著賈璟“侯,侯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