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所有人幾乎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豈會聽不出來永熙帝話里的意思
要是永熙帝這個時候又是許諾什么金銀珠寶,什么高官厚祿,那他們反倒是沒有這么嫉妒,林如海想必也不會如此激動
但是永熙帝承諾的什么“朕另有大用”
林如海的功績永熙帝記在心里了,并且不打算現在就兌換而是要長長久久的和林如海做一對君臣
甚至可以說,有永熙帝這么一句話,林如海的后半輩子就是老湖涂了,都能在內閣里養老
那些閣老相臣,真的有一個愿意致仕嗎真的有的話,楊繼盛不會這么大歲數了,明知道自己在永熙朝注定是郁郁不得志了,還會留在這里了
文官和武官不同,雖然都是人走茶涼,但是武將的涼,涼的極其緩慢,甚至是到你孫子那輩兒,只要有一個出息的,跑到軍隊里面,只要逮住一個人情,就能依仗的上
但是文官就不一樣了,幾乎是前腳讓你致仕的文書剛到,后腳兒你連進衙門的大門都得跟人家門子低三下四
所以永熙帝這句話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只要有永熙帝的這句話,就算是永熙帝明天就嘎嘣涼了,后繼之君也得給林如海幾分面子,就算是不用林如海,也得叫他老人家在內閣里吃好玩好好好活著
而林如海如此表現也不是完全單純激動,其實也大多是有政治作秀和加大永熙帝的憐愛之心的用意的
若是那個探花郎,那么此時林如海恐怕是真的為永熙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心都有
但是現在的林如海經過揚州這么多年的磨練,早就已經成為了和上官儀等人一樣的大儒級別的名臣人物了
簡單來說,人做一件事就怕頓悟一朝悟道,就會在這個行業內嶄露頭角
原來的林如海只能算是能臣,但是經過一系列的磨難,以及迷茫中的探索,林如海終于頓悟了
他做官,不是為了高官厚祿,不是為了忠君愛國原來的他毅然決然的來到揚州,為的就是忠君愛國但是你要是問他為什么要忠君愛國,他說不出來
他只知道從小書上就是這么教他們的,這是圣人的道理圣人說的,絕對是對的
但是現在經歷過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之后,林如海悟了,他讀書明理,忠君愛國,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致太平
忠君不是目的,忠君是手段,以這個手段達到最終的目的,那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了讓萬民過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為了一家一姓不是為了皇帝
這個道理,上官儀知道,所以永熙帝只是用上官儀,而絕不會像對林如海對賈璟這樣親切
而林如海與上官儀不同,他身為“世勛”的一份子,更懂得如何保全自己更懂得如何趨附上意
這絕非是諂媚,而是首先保住自己,才能更好的為心中的理想奉獻所以此時為了躬奉上意,林如海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演這么一把因為只有這樣,林如海才能爬的更高在永熙帝的心中占據更高的位置
而在場的眾人,卻絕對不會知道,林如海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因為在他們的心中,這就是林如海的心里話
畢竟林如海又沒有兒子,他完全沒必要為將來做打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