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這個重中之重已經是接近于不設防的對他們敞開了大門,整個江南幾乎都被他們新黨的改革官員給滲透了
這種情況下,新黨還會和舊黨商量著來可以想見,賈璟在江南掀起的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暴,頂多算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風罷了
接下來新黨即將在江南掀起的,才是一陣腥風血雨
這叫視江南如底線自留地的舊黨如何能夠忍受楊繼盛近幾年屢屢退讓,此時卻是再無可退
兔子急了尚且咬人,更何況這么多年依舊堅挺的和新黨分庭抗禮的舊黨所以林如海即將面對的,其實是一場極其危險刺激的不見血的戰場
但是此時的林如海最擔憂的并非是自己的安危,反而是黨爭到了這一步,到底該如何收場
賈璟聞言也的確是無言以對的,他作為一個前世學歷史的大學生,對于這些有很深刻的剖析,黨爭帶來的禍患,如果不能掐滅在萌芽狀態,那么恐怕會一直扎根影響整個王朝的興衰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自然就有派別
自古黨爭,都是有目的的,比如唐朝的牛李黨爭,爭得就是藩鎮制度和科舉制度,再比如宋朝的黨爭,爭得是保守和變法,都是有一個爭的目的。
但是到了明朝,這個畫風就開始變了黨爭不是為了政見而爭,而是為了爭而爭
只要是敵人贊同的,我都要反對,只要是敵人反對的,我一定贊同
再到了南明,這個畫風就更詭異了,別的朝代到了這個時候,都是“艸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要內斗聽我的都得玩完”
而南明是“艸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要內斗不聽我的都得玩完”
明朝之所以研究的最多,就是因為他光滅亡的原因就值得大家爭辯的臉紅脖子粗了
有的說是明實亡于內斗,有的說是亡于東林黨,有的說是亡于氣候,有的說是亡于鼠疫,有的說是亡于宗室,有的說是亡于農民起義,有的說是亡于外敵
這些玩意兒,單獨拎出來一個,都夠一個朝代覆滅個幾回的了,而明朝都趕上了那這大明朝能有個不亡嗎
至少在賈璟看來,現在的大燕,也扛不住幾代黨爭要是也像明朝一樣打個那么曠日持久的黨爭之戰,大燕也是遲早翹辮子的命
這些賈璟是憑借后世的總結學習得出來的感受,而林如海和永熙帝這種人則是完全的依靠高超的政治素養推測出來的
所以其實像是高層的這些人,未必不是猜不出來這些走向,只是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和現在的林如海一樣無能為力罷了
舊黨就一定想和新黨爆發沖突新黨就一定想弄死舊黨在底層來看肯定是的,但是對于楊繼盛上官儀這個級別來說,他們肯定是不想的
但是彼此都是被大勢推著,誰也左右不了這個局勢罷了真正有能力主導的永熙帝到底是什么心思,誰又能夠猜的到
賈璟能看出來林如海對這件事比較擔心,但是解決黨爭的辦法,說起來就連賈璟自己其實都是沒有個準確的想法,更何況賈璟自己現在也是被拉扯進這種爭斗的一份子,所以妄談掌控,屬實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