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大早就能在游探旗的駐地里看到一個拿著一柄木劍在帳篷外比劃動作的張硯。乍一看還真就跟小孩子過家家差不多。瞧見之后心里嗤之以鼻的人不在少數。
但沒有誰跑去張硯面前咋呼。不過現在張硯“雜學一脈”的名頭已經在魚背山要塞里很響亮了,可不少人依舊把他當瘋子看待,認為即便不是全瘋也是一個半瘋子。
但也有眼尖的人。比如說那些對刀劍戰法有些研究的武者,他們就發現張硯每日勤練不休的動作絕對不是什么小孩子過家家的瘋癲之舉,而是一門不簡單的戰技劍法,并且和大多數的劍法路數都不相同,走的不是大開大合的路子,更精巧,更靈動,還帶著一種莫名的浩然氣勢。
不少武者都好奇張硯為什么要練劍法,明明他都沒有修武的天賦嘛。
一問,就被懟的沒話說。
“啊?我舞劍就是強身健體活動活動腿腳嘛。”
你能怎樣?
也有然希望學學這套劍法。問張硯要,開不了這個口,而且對方身份乃是神秘的雜學一脈,這說不定里面規矩繁多,怕是輕易教不了外人。所以都選擇默默的在邊上看,你都跑出來練劍了,我看看也沒什么吧?
可惜,張硯練的乃是《引氣劍訣》,是正宗的道家手段,里面的劍招都只是皮毛而已,真正核心的還是“引氣”二字,外人不懂修行不會引氣,學了招式去也就徒有其表罷了,這都不需要張硯在意。
甚至隨著自己修為的提高,張硯對于荒天域的修武和自己從地球帶來的術修和神道,兩者根本就不是一條路,差別很大很大。
武修的強橫張硯這一年來也是早就見識到了。淬體境的武者還好說,其實看上去除了更靈活、力氣更大、身體抗擊打和傷害的能力更強之外,與一般的軍卒并沒有非常直觀的區別。可一旦武修進入開元境,那就大不一樣了。
就如張硯最熟悉的秦昊,就是一名開元境中期的武者,有內勁元力,舉手投足見都能帶起千斤巨力,還能施展出威能巨大的戰技。
所謂戰技威能,在張硯看來其實與術法手段本質是一樣的,勾動的其實都是天地間的力量。只不過表現不同。戰技威能主要是引天地威能壯大自己的手段。而術法則是引動天地威能為主,自己作為配角引導。
所以,要分武修和術修以及神道修行誰強誰弱,張硯如今還不夠評價的資格。他甚至覺得這種比較都沒有必要,因為本身的路數就不一樣。
比方說武修的手段就張硯目前所見所知,幾乎都是在一個“武”字上面,用于強身和戰斗的居多,別的方面的東西極少。而道門術法可就不一樣了,即便張硯這樣的初入門者也有許多手段并不是用在戰斗中的。
《五行氣盾》和《引氣劍訣》都是張硯自保的手段。如今差不多一年過去,他已經將這兩門手段運轉自如了,不說登堂入室也絕對能拿得出手了。于是他心里便閑了下來,想再挑一門手段傍身。
這一次不單單是著眼于“保生存”更多的是張硯在滿足自己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