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述。呂淑花眼底幽暗哽咽。只說,或許是呂淑敏命該如此。楊江英有些義憤填膺。她指出,若不是呂淑華出門關閉,或許,呂淑敏還有一條生路。呂淑華無聲地搖了搖頭。她說,她站立的位置正好是堂屋的里側,而他們家的缸盆是大號。紅焰焰一缸盆火放在中心,屋頂木板鋪就,又裱糊了報紙,汽油點燃瞬間便成為一遍火海,頃刻間家里便燒了個精光。
楊江英說,呂淑華就是你們家的罪人。
呂淑花:“就是,出事后我父親至今都沒跟他說過一句話。我母親每每想起便對他拳打腳踢。甚至于還問他怎么不去死了?”
賈杰敏說,對于呂淑華來說,他的內心一樣經歷著煎熬。
呂淑花:“這個小狗日的如果有煎熬,他就不會出門關閉了。”
楊江英符合。
賈杰敏說,或許,這是出門時的本能反應。呂淑花給予否定。呂淑花:
“后來事發后,我母親審問了他。他說,他當時心想就是不讓小妹追逐出來。”楊江英說,他那個時候就是只想到他自己,根本就不考慮她的安危。呂淑花兩眼幽暗。呂淑花:
“小妹過世后,我媽媽哭昏過去幾次了……”
激動打斷。楊江英:
“如果是我家姐妹發生這樣的事,說不定那老地主和地主婆一滴眼淚都不會流淌。”
賈杰敏駁斥:
“不應該這樣說他們。最起碼,在你骨折后她還是背起你去包中藥。”
楊江英嚷嚷起來。楊江英:
“那是她怕我留下殘疾成為她今后的負擔不得已才去的。”又說:
“難道你忘記了當時她背著我還責怪你嗎?也是你不接她的話,否則,她真會將我卸在你的背脊上呢!”
賈杰敏沉默了。的確,李翠的話語一點不耐讀。那么,這些所謂的大人們養育兒女到底意圖何為呢?賈杰敏只是從呂玉仙反復念叨的話語中,從她不夠堅實的擔憂中隱隱解讀到了似乎養兒就是為了防老的意圖。
呂淑花告辭離去。賈杰敏不明白她為什么成為了呂少瓊的朋友。在賈杰敏看來,呂淑花是她的同學,而呂少瓊則是賈杰剛的同學。楊江英說,其實,呂淑花從農村轉學來時改動了年齡,否則,就落不了戶口。如此一來,呂淑花雖然是我們同學,但她的實際年齡要年長我們幾歲,自然和你我這樣的小屁孩就談不在一起了。
楊江英又道出內幕:
原來,呂淑花、呂淑華一直尾隨黃瑤鳳在農村生活。而呂淑強、呂淑敏的戶口從出生便落戶總站。呂光娃常年奔運輸人際關系廣泛。趕集日,幾乎上好的農副產品都成為了禮品。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呂淑花、呂淑華姐弟二人的戶籍得以落實。當然,領導也開門見山指出:黃瑤鳳年紀已大,且一個農家婦女要一并轉出很難,再者也沒必要,因為無所謂前途便也無所謂影響了。呂光娃認可,便將妻子一塊從農村帶領出來。黃瑤鳳習慣了農活自然閑不下來,便找了靖城市政法系統的食堂工作。
呂光娃此舉創出了總站農轉非標榜,大家還茶余飯后津津樂道之際卻發生火災事件。正可謂是,人的喜憂并非是由人的主觀意識能決定。如果可以,他寧愿呂淑華還繼續跟隨妻子呆農村生活。也正因為是呂淑華曾經與他的生疏,造成了呂光娃從沒有正眼打量過他。呂光娃漠視的對象卻促成了如此悲天憫人的傷痛,呂光娃出了更加鄙視外,便一把火燒了他心愛的麻將。
呂淑敏不幸。呂光娃沒有因為搗毀麻將盾化煙霧而開解。曾經黃瑤鳳還在農村時,身邊便有了一位在檢驗組工作的女子。家里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