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福寧等人有種要暈倒的沖動,搞什么啊,你自己寫的駢文,你自己不知道?司徒雍哭笑不得的摸了摸鼻子,失算了啊,早知道讓澹臺福寧上去背鍋了。
至少澹臺福寧背鍋,不會背的如此稀里糊涂。
整整一個時辰后,幾篇駢文遞了上去,幾位老先生古井不波的瀏覽著,當看到一篇駢文后,李東陽眉頭一挑,眼神中多了一絲驚喜之色。
看看署名,白鹿書院蘇瞻蘇立言!
又是這小子,這家伙還真是屢屢給人驚喜啊,還沒看完,就將駢文往楊廷和那邊推了推,“介夫,你來看看這篇文章!”
楊廷和起初沒怎么在意,可是看了一眼頓時眼前一亮,忍不住“咦”了一聲。
這次由杜林茱出面朗讀,首先是太極書院,緊接著就是應天書院,幾個書院讀完,竟然有種不咸不淡,分不出高下的感覺。
實在是老先生們出的題太難為人,如果不是偶有感悟,怎么可能寫出讓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來?真以為寫文章是買白菜,隨便吃隨便買呢!
如果文章如此好寫,那首《滕王閣序》也不會千古永流傳了。
最后,輪到了白鹿書院,有了之前的例子在,眾人也提不起太大興致,搞不好這一場對決就是半斤八兩了。
白鹿書院蘇瞻蘇立言,所作,《日出少年賦》!
渺渺長河,日出東方。清水石碣,坎坷少年,立于汴梁。心潮澎湃,譬如朝陽。弘治十五年,但有人問,何以安康!相貌堂堂,少年郎,提筆持槍,說一句:少年強,則大明昌!
開篇第一段,讓人耳目一新,聽的熱血上涌,好一句“少你強,則大明昌”。
【渺渺長河,日出東方。清水石碣,坎坷少年,立于汴梁。心潮澎湃,譬如朝陽。弘治十五年,但有人問,何以安康!相貌堂堂,少年郎,提筆持槍,說一句:少年強,則大明昌!
感情崎嶇,道路彷徨。短暫離合,迎面暖陽。翹首遙看,皎月彎彎如朝霞,勤奮勞碌,盡洗鉛華出鋒芒。筆上流風,長劍折戟,不滅期望。山石林立,歲月匆匆,一片蒼蒼。水月無形,星辰當空,十年苦寒窗。飛花不可得,志氣不可將。數次無獲,回頭看處,還在故鄉。幾分蠟油,三疊白紙,筆墨染秋霜。長袍多破舊,腹中無余糧。我心已沉迷,幸有一糟糠。許我幾滴水,伴我走四方。幽幽兮,重擔壓與肩,澹澹兮,自不能相忘。起于谷底,站于窮困,明智依然揚。
何緣由?少年存,存希望,少年強,大明昌!
空腹而無力,斷骨而無情,茫茫到何處。黑夜無光,滿目蒼夷,唯有登高路。青石滑而破,山高陡而長,艱難回顧。人生自有痛心事,永不間歇,一幕又一幕。奮勇不棄,至死不離,必登天路。矮松飄飄,狂風卷卷,終有一笑,看云端之中,陽光未窮途。
明國多少年,風雪醉人間。
少年多,多希望!希望長存,則少年永強,少年永強,萬載長歌,大明永昌!
少年強,則大明昌!】
【PS:他姥姥的,寫一篇駢文,不知道死了多少腦細胞,以后再也不寫駢文了,麻痹的,這玩意就是坑爹啊。總之,寫的不好,請指教,看在死了那么多腦細胞的面子上,諸位客觀能多多打賞下,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