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易之沉吟了一會兒,說道:
“目前還不行。”
說完就下了戰車去觀察西戎軍的車輪碾壓出的痕跡,又登上了戰車。林易之扶著車前橫木眺望西戎軍的軍隊陣容,一會兒才說道:
“此刻可以了。”
于是號令巴國軍隊追逐西戎軍。
且說林易之在西戎軍侵略巴國的那場戰役之中,不僅親自出手,打死了那武功最為高強的西戎主,而且帶領著巴國軍隊,全面戰勝了之前號稱百戰百勝天下無敵的西戎軍隊。
這之后的有一天,巴錦王請林易之共進晚餐,在席上,他不禁好奇地詳細詢問了林易之那場本來很難取勝的戰役,為何最后大獲全勝的這個中奧妙。
林易之放下了酒杯,緩緩地回答道:
“所謂作戰,憑借的是士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奮士兵們的士氣,第二次擊鼓時,士兵們的士氣就開始降低了,那第三次擊鼓時,士兵們的士氣就衰竭了。”
“若敵軍的士氣已經衰竭之時,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以我們就能戰勝了他們。”
“西戎軍連續戰勝了幾個地方,所以他們的情況是難以預料的,我害怕他們當時設有埋伏。”
“后來我看到他們的車輪痕跡很是混亂,望見他們的旗幟都倒下了,所以我才下令追逐他們。”
“勇氣是比恐懼更強烈的情感,所以我們要保護好勇氣,讓勇氣一爆發,就必勝無疑!”
大勝之后,巴錦王開始論功行賞,封林易之為巴國國府幕僚長兼軍中大統帥。
巴錦王就分封城池一事咨詢了林易之的意見。
林易之沉吟一會兒說道:
“分封的城池,城墻如果超過三百丈,就會變成國家的禍害。”
但巴錦王有個弟弟名字叫做巴迪王的,一定要分封哥哥五百五十丈的城墻,并公開與巴錦王叫板。
巴錦王大發雷霆,氣得一狠勁咬碎了一顆后槽牙。
林易之安慰巴錦王道:
“他不義的事情做多了,必定會自己走向滅亡,你姑且等著看吧。”
不久之后,西戎軍的副統帥胡非里非前來求見巴錦王。
巴錦王在征求了林易之的意見之后,接見了胡非里非。
巴錦王對著胡非里非的面大大方方地宣布道:
“侵犯我們的是西戎主,他已經戰死沙場了,我國也不樂意再添麻煩,那侵略之事跟你們的新國君不相干,你們好好回去吧,告訴你們新國君務必要與我們巴國和平共處,否則輪到我們兵臨城下之時,將要令你國成為亡國!”
過了幾天,有個自稱赤將子舉的人,毛遂自薦:
只愿做個馬前卒,但凡有戰,戰必勝。
林易之考察他一番之后,任命他做為第一縱隊隊長。
赤將子舉,不能吃五谷雜糧,而只能吃各類草木的花,但可以一個月只吃兩餐即可。
所以,每逢一段時間,林易之都要帶他到陰條山飽餐一頓。
過了約有三個多月,有一個比巴國略大一些的陳國,打勝了一個鄰國,就派三名使者前來巴國游說道:
“只要把巴國靠近陳國的一塊土地割讓給陳國,兩國就立即結交為戰略同盟國,一致對外,甚至可以共同挑戰強大的敵國。”
巴錦王先派二名親信把這三名陳國使者安排在館驛住下來之后,即派另一名親信請來林易之,共同商討對策。
不一會兒,巴錦王接到一個密報:
巴迪王與陳國使者有勾連。
巴錦王糾結著,不知如何是好。
他想再請教林易之。
究竟林易之又會道出什么主意?
諸位看官,請聽下一個回合分解。
求推薦!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