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姜河運氣不錯,在快要餓死的時候,加入了一只毒梟的軍隊,成為了一個大頭兵。
幾次沖鋒陷陣之后,立即受到了提拔,成為了一個掌握數十人的小頭目,有了自己的第一批班底。
再后來,緬甸轟轟烈烈的禁毒行動開始,他的老大也就是那個毒梟被擊斃之后,姜河就帶著自己的班底來到了羅阿那普拉。
從此之后,他就在這里安營扎寨。
因為他是第一批來到羅阿那普拉的人,所以他的勢力膨脹的也非常快。
從短短的幾十人,膨脹到了上千人左右。
那個時候,姜河風光無限,算的上是羅阿那普拉的一流勢力。
不過隨著羅阿那普拉的繁盛,越來越多的人入住其中,什么三合會,黑手黨之類的,姜河的勢力也受到了沖擊。
那個時候,姜河兵強馬壯,絲毫不怵這些人,決定真刀實槍的干一場。
結果,姜河很快就被打的灰頭土臉。
不管是人數,還是武器,他都不是這些外來人的對手,被打的節節敗退。
然而就在此時,致命的事情發生了。
彭松這個叛徒,竟然發動了政變,分裂了同盟軍。
張玄看到這里的時候,也頗為驚訝,拿起彭松的資料又看來幾眼,總算是明白了。
原來自由軍的首領彭松,竟然曾經是同盟軍的一分鐘,而且還是曾經的三把手,地位僅在姜河之下。
但彭松這個人很有心思,早就不滿姜河,但一直被姜河壓著,不敢反駁。
后來姜河和外來的勢力干了一場,被打的灰頭土臉,他看到了機會,于是果斷的帶著自己的人從同盟軍之中分裂了出去,號稱自由軍。
同時,還打死了同盟軍的二把手,也就是姜河的老婆。
于是姜河的勢力瞬間大減,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被彭松帶走之后,加上死了老婆,以及被外來勢力圍剿,最終讓他淪落到了今天這種地步。
原本很強大的同盟軍,現在頂多和自由軍差不多。
一個三流實力。
這也讓張玄明白了,姜河的女兒為什么會對自由軍如此厭惡,恨不得把他們從這個城市徹徹底底的抹殺。
背叛之罪不容款寬恕,更何況兩者之間不但有背叛,還有殺母之仇。
張玄估摸著,當初彭松之所以敢背叛姜河,除了他又一批心腹是自己村子的兄弟之外,應該還得到了外人的支持。
否則的話,不可能如此順利的脫離了同盟軍,還活到了現在。
看到了自由軍和同盟軍之間的關系后,張玄把姜河的資料放下,拿起了另一份資料。
也就是張玄垂涎的人才。
姜河的女兒。
姜阿五的資料。
張玄看到這份資料的時候,不由吐槽了一下那個女人的名字,竟然叫做姜阿五,完全不像是女孩子的名字啊。
果敢人都是這么給自己家的女兒取名字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