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宋總師的手在手機上按下,屏幕上出現了一架和普通固定翼飛機類似的無人機。宋石用激光筆指著左邊那副圖片說道:
“這就是高層大氣探測器,他很像我們地球上的飛機。在65-70公里這個高度的金星大氣和地球上環境很像。”
這時,屏幕上的畫面又換成了一副,模擬探測器最后一段飛行航線的動畫圖。宋石繼續說道:
“這是‘伏羲號’失去聯系以前最后一段飛行軌跡,當時‘伏羲號’飛行在683200米左右的高度以每小時58KM的空速巡航,進入硫酸云以前,所有系統一切正常。”
會議室里一片筆尖在紙上摩擦的聲音。
“在飛行器進入硫酸云之后,飛行器的熱傳感器報警,隨后振動值超出正常值并且逐漸增大。8秒以后飛控程序因劇烈震動無法繼續控制飛行器,飛行器墜入金星稠密的大氣層失去聯系。”
宋石總師把畫面又重新調回到了那副高清照片:
“以上就是我們根據所有數據得出的最后飛行軌跡。我可以肯定的是,飛行器回傳的數據以及畫面資料并沒有收到飛行器損壞的影響,是采集到的真實數據。而飛行器失控的主要原因是飛行器遭受金星強酸云的腐蝕,這就是我們探測器部分提供的結論。”
夏繼剛點點頭:
“下邊請我們國家科學院生物物種研究所的孔所長向我們介紹一下他們對本次發現的判斷。”
一位身材消瘦的中年男子站起身來向與會的人們鞠了一個淺躬以后說道:
“根據目前我們對金星高層大氣成分的了解,其有豐富的碳、氧、氮這類可能為生命形成提供條件的元素,另外這次發現疑似生物的位置在金星可怕的硫酸云層之上,溫度約為35攝氏度,二氧化碳含量為76%,氧含量6%,水汽含量為2%其他成分16%,我們模擬了這樣環境下生命存在的可能,結論幾乎是肯定的。而更加詳盡的判斷,我想我們需要更大投入的探測設備。”
夏繼剛滿意的笑了笑:
“謝謝孔所長的專業分析。下面我們就有請本次金星高層大氣生命探測計劃的發起者,清北教授,行星專家沈曼綾來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發起原因和本次發現與項目計劃的吻合程度。”
沈曼綾臉上掛著笑容,語速很慢但是字句清晰的說道:
“謝謝夏副院長,但是我想這個報告由我的學生,也是這個計劃的實際制定者夏嵐來講,我想會更適合。”
夏繼剛點點頭:
“好的,沈教授,那么我們就有請夏嵐博士來為我們講述一下相關的情況吧。”
隨后夏嵐的手機上出現了一個APP的彈窗提示,那是會議室投影屏幕與手機已經鏈接的提示。夏嵐淺吸了一口氣,從手機上調出一份PPT材料投屏到大屏幕上開始說道:
“我們當初提出這個計劃,是以地球碳基生命形式為藍本。在參考了地球上大多數惡劣環境下,生存的生物。然后以它們的生存條件為框架建立的一個數學模型,就是屏幕上現在顯示的這個復雜的公式。”
這時墻上得投影屏幕上出現了一串很長的公式。
“這個公式大家不必去了解,我們根據這個數學模型認為,在金星高層大氣55-75公里這個高度可能會出現適合生命存在的環境。當時我們的計算結果存在生命的概率為56%,只不過是以微生物的形態存在。”
夏嵐用激光指向投影屏幕上那個巨大的黑影:
“我大膽的猜測,這個探測器最后拍攝到的黑影,就是金星生物。這表明生命存在的環境因素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苛刻。宇宙中生命的燦爛之光可能比我們之前設想得耀眼的多。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對金星高層大氣環境,金星生命體進行量的研究以后才能得出精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