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上是自恰的,而且和我們的觀測也對得上,你們接著說。”
衛旭賣力的吞下了口中的牛排,嘴邊還沾著黑胡椒醬汁:
“我們現在認為,真正的奧陌陌,除了探測我們,也可能在太陽系內做著什么隱秘的事情,但我們暫時想不出來。但考慮到距離帶來的通信延遲問題,從邏輯上來說,它們做的事情極有可能是按照設定好的程序進行運轉,而每隔12年發射一顆新的過來,就是為了確認計劃程序和實際情況是否一致。”
衛旭遲疑了一下,看向師姐。夏嵐明白他的意思:
“但是我們這個猜測也有說不通的地方,萬一它們發現實際和計劃不一致,也沒有辦法及時做出調整。”
周成對夏嵐和衛旭的猜測很滿意,沉吟了片刻:
“如果它們發現實際情況與計劃程序發生了偏差,那么它們有可能是使用量子糾纏的超距通信手段來進行實時調整。”
沈曼綾眉梢輕垂:
“如果它們有能力進行量子超距通信,為什么還需要制造蟲洞實時回傳數據呢?它們不能直接使用量子糾纏通訊直接發回數據嗎?”
周成嘴角泛起一絲笑容,看著妻子:
“曼綾,這方面你這個天文學家可能就不太清楚了。根據現有理論,要想實現量子通信,首先要制備處于糾纏態的量子對,然后再把糾纏的量子分開放置。這樣才可以通過對一個量子性質的改變,實時的改變糾纏態的另一個量子的性質,從而實現超距通信。”
沈曼綾、夏嵐還有衛旭這三個天文專業的人都認真聽著周成的解釋。
“但是這樣的通信,每個糾纏量子對只能用一次就失去糾纏態了。簡單的說,超遠距離的實時通信是有流量限制的,而且非常昂貴。如果要大量數據回傳,我想量子通信并不一定比它們現在的手段更節省能量。”
在周成理論物理的支持下,這個大膽的推測漸漸的完整了起來,同時也開始變得可怕。因為它一旦成立,就意味著地球極有可能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遭到其他文明的進攻。而從目前的情況看來,人類幾乎沒有抵抗的能力。
“嗯,這下子這一系列的推測看起來就十分自洽了。那你們現在準備怎么在太陽系里把它們找出來呢?”沈曼綾問道。
夏嵐說道:
“如果假設它們真在太陽系內活動和工作,那么就會有電磁波信號產生。那么我們就可以通過射電望遠鏡探測到它們的無線電波信號。”
沈曼綾點點頭:
“這個辦法是不錯,理論上是成立的。但是它們輻射的電磁波應該非常微弱,你們的實際操作的難度恐怕非常大。”
衛旭又從桌上拿起了一個牛角面包:
“嗯,所以我們的計劃是像上次給m87黑洞拍照一樣,集合全球各個位置的射電望遠鏡,組成一個以地球為直徑的射電天文望遠鏡陣列,去探測它們可能發出的電磁波。只不過....”
衛旭停了下來,看向夏嵐。
“只不過考慮到它們的行為都很隱蔽,它們使用的波長和頻率應該和地球上最日常使用的波長和頻率相當,這樣就會淹沒在地球本身就很復雜的電磁環境下。
像我們在凱州大山里的fast天眼這種高靈敏度的射電天線,如果不能屏蔽電磁環境污染,那可能什么都探測不到。”夏嵐補充了衛旭沒有說完的話。
沈曼綾和周成對視了一眼都陷入了思考。
夏嵐淺吸了一口氣說道:
“我們這個計劃難度的本身不在于觀測設備,而在于需要無線電靜默的配合。”
沈曼綾猶豫了起來,動用全球的射電望遠鏡雖不簡單但卻有實施的可能性。可目前主要問題在于現在這個信息時代,需要全球范圍的無線電靜默。那就意味著從衛星通訊到地面的無線電臺都需要配合關閉才能做到他們設想的干凈電磁環境,這基本是一項無法完成的工作。
周成定了定神說道:“嗯,難度先放到一邊。你們這套方案是最有可能有所發現的,你們這次去國際天文聯合會先提出方案。看看歐洲專家們怎么說。如果有困難,我們再一起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