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聯合國大廈。
花園中一把巨大的左輪手槍,槍管被打了個結的凋像矗立,這個凋塑意為“不要暴力”。
盧森堡在1988年贈給聯合國的,矗立在聯合國總部花園內。
這一凋塑的含義很明白,那就是制止戰爭,禁止殺戮。
經過花園,進入到內部,聯合國會議的大會堂中,正前方那面高高的鑲著聯合國徽章的黃色大壁,作為主席臺的背景,以小于九十度的角度向前傾斜著,像隨時都可能傾倒的懸崖絕壁;
會堂的穹頂是星空,璀璨燦爛而黑暗,結構與下面的黃色大壁是毫不相干,絲毫沒有增加后者的恒定感,反而從高處產生一種巨大的壓力,有一種隨時都可能傾覆的壓迫感。
會場上嗡嗡細碎的討論聲音不絕于耳。
羅輯感覺自己像是被很多人視線掃過,然后進行討論。
他被安排在第五排靠通道的座位上坐下,甚至都不明白,怎么會直接把自己送來聯合國大會堂了?
羅輯感覺聯合國秘書長薩尹,在和身邊的坎特說了些什么后自己被看了一眼。
聯合國秘書長薩尹走上主席臺,環顧會場后說:“行星防御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現在進入最后議程:公布最后入選的面壁者名單,并宣布面壁計劃開始。
···········
·········
··········”
在一輪回顧最初兩個智子的出現,主流防御計劃,最后針對三體人的思維透明,計謀、偽裝和欺騙方面十分低能的弱點,經過聯合國各國贊同,公布由聯合國行星防御理事會最后選定的四位面壁者。
面壁者將被授予極高的權力,能夠調集和使用地球已有的戰爭資源中的一部分。
在戰略計劃的執行過程中,不必對自己的行為和命令做出任何解釋,不管這種行為是多么不可理解。
只有這樣,才能夠實行針對三體人的弱點的戰術。
“第一位面壁者:弗里德里克·泰勒。”
秘書長的話音剛落,泰勒就從第一排座位上站了起來,步履從容地走上主席臺,面無表情地面對會場。
“第二位面壁者:曼努爾·雷迪亞茲。”
棕色皮膚、體型粗壯、目光倔強的南美人雷迪亞茲也起身,登上主席臺,面對會場。
“第三位面壁者:比爾·希恩斯。”
一位溫文爾雅的英國人走上主席臺,面對眾人。
泰勒、雷迪亞茲、希恩斯,三位面壁者,是美國、第三世界和歐洲三方政治力量平衡和妥協的結果。
羅輯腦海中閃過很多舉世觸目的名字,掃過前排很多背影。
“第四位面壁者:羅輯。”
當薩尹緩緩抬起了她的右手,指向自己的時候,羅輯腦袋是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