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很生氣,卻又不能生氣——還得找弟弟借錢啊!
但處在青春叛逆期的李聰文顯然對母親這番話不滿意,他哼聲道:“朔哥從來不好打架惹事,他那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在我們學校,就沒有不喜歡他的人,否則,他打了那么多次架,惹了那么多的事,怎么沒有一次被處分,沒有一次被叫家長?在一中,朔哥是大家的偶像,誰不敬佩他?”
這番話,讓李琴忍不住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你懂什么?大人說話小孩子少插嘴!”馮春梅斥了兒子一句,旋即扭頭對李琴說道:“二姐,我是這么想的,朔高中畢業后,總得找份正經工作干,我和李彬商量過了,讓朔到咱家的車隊里跟車,跟上三年兩年,就能學會開車,將來拿到駕駛證,做一個大車司機挺不錯的。你是不知道,現在給我們家開大車的司機,一個月九百塊錢工資吶,還不累,有貨的時候就出車,沒貨的時候就在家里歇著。”
李琴愣了愣。
“這是好事兒啊。”李香在旁邊插嘴問道:“跟車給多少錢?”
“管吃管住,有老司機師傅帶著教開車,不給錢的。”馮春梅說起這種話一點兒都不覺得尷尬,反而一副慷慨的模樣,道:“總比去駕校學駕駛證花錢強吧?再說了,跟車學到手的,除了開車的本事,還能學會很多修車的手藝呢。”
“這……”
旁邊的婦女們,包括屋內的大老爺們兒,都覺得馮春梅這話說得不合理,大家又不是傻子,誰不知道跟車的年輕人能學開車,可是累啊,臟活累活兒都得干,工資也少。
少,也是有工資的啊。
哪兒有不給錢的?
馮春梅繼續說道:“這兩年,一直都有親朋好友找上門,希望能讓家里的孩子到咱家的車上跟著,可是李彬一直都自己跟一輛車,我說他雇個人不就行了嘛,當老板了就別受那份罪了,可他啊,非說自己跟一輛車占住了,給小朔留著。二姐,我這人有啥說啥,讓小朔跟車雖然是件好事兒,可是,也得讓他做好吃苦的準備,學本事嘛,哪兒有不吃苦的?再說了,咱們自己家的車,讓小朔跟著,還得讓他抓財務呢,跑一趟長途,來回過手的運費最多時有兩萬多,你說,如果不是自家親外甥,能把這么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做?”
這番話說得合情合理,還把親情拉了出來,表達了對溫朔的重視、信任和關照。
馮春梅早已摸準了大多數人的心態,但凡打出親情牌,再表現出自己是如何的好心好意,那么,縱然明顯占便宜,對方多半也不好意思拒絕,只能答應下來。
否則就是不識抬舉!
如她所料,在場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是這么回事兒。
至于工資的問題……
外甥和舅舅之間,談錢那不是見外了嘛。沒聽他妗子說嘛,信任,照顧溫朔,就算是不提工資的事兒,以李彬和馮春梅的財力,還能虧待了親外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