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錢!”鄭文江先從自己兜里掏出了十幾塊錢。
一幫兄弟紛紛掏兜——雖然他們的家庭條件都不怎么好,從家中長輩手里拿不到零花錢,但跟著溫朔混,平時誰手里都不缺零花。
溫朔本來也想掏錢的,卻被大家一致否決。
午后,陰沉許久的天空中開始落下淅淅瀝瀝的小雨。
在飯店喝了幾瓶啤酒的溫朔,回到家沒有休息,用塑料袋裝上老韓頭留下的筆記,然后和母親打了聲招呼,便拿著傘出門,到小區外的商店里買了些燒紙,步行往劉家村走去。
明天就要去京城了,給老韓頭燒點紙,再把筆記燒掉。
筆記中記載的玄法知識很多,但溫朔這段時間早已閱覽過無數遍,談不上倒背如流,卻也爛熟于心了。老韓頭以紙鶴銜信叮囑過,本門玄法不能留下文字記錄,溫朔當然不會違背老韓頭的這份重要遺愿,而且,他內心也已然將老韓頭希望把本門玄法傳承下去的遺愿,當作了此生必須完成的一項重任!
途徑村里的老宅時,溫朔打著傘站在街上一時間有些愣神兒。
自從翻蓋了院墻和院門之后,他還從未來看過,雖然偶爾也會好奇現在這處老宅是什么模樣,可內心里,總有那么點兒揮之不去的抵觸情緒,說不清緣由,道不明心緒。
如今看來,母親的決定是對的。
只見新修的院墻高兩米二三的樣子,紅磚間的縫隙用水泥混凝土勾抹過,飛青檐鋪青瓦的門樓,只比院墻高出一米左右,院門兩米寬,外有三層臺階,兩側門柱寬厚,且有水泥找平后做出的對聯框樣式,兩幅門聯字跡為水泥凸起,涂了紅漆,門聯內容尋常“向陽門第春常在,積善人家慶有余。”
門深二尺,朱漆噴涂過的兩扇厚實木門上鑲著銅釘。
溫朔拿出鑰匙開門進院,前有影壁,左右下階兩層。
偌大的院子里,也精心休整過,雖然沒有全部硬化,卻也是用紅磚鋪出了幾條一米多寬的路,西南墻角處的茅廁翻蓋一新,不再是以前露天那般不堪。以前種下的各類十數棵樹木,都保留了下來,枝繁葉茂,在小雨中格外青翠。
三間原本已顯陳舊的瓦房,被簡單地修葺過,紅磚青瓦,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滿院繁茂樹木的映襯下,別有一番雅致的感覺。
溫朔開門進屋,室內除了收拾得干干凈凈之外,布局沒有變化,簡簡單單的家具不增不減,正堂墻上的那副掛畫,也專門細心小翼地打掃過,畫中意境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