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他媽就有點兒過分了。
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
況且普通的廢品,只有收集起來量大了,才會體現出它的價值,單獨一家積攢廢品,攢一個月也沒多少錢,所以,為了這點兒小錢,沒必要得罪金祥,更不能得罪郭主任。
郭永安為了支持小舅子白撿錢,自己也能多撈點兒,還動用個人權力,在農貿市場的管理規定中硬生生加了一條,清潔工不允許在打掃衛生的同時,拾撿市場里的廢品。
拾撿廢品,有專門的員工。
金家的人賺大發了,領著市場給開的工資,順便還白白拾撿大量的廢品。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慢慢也就習慣了。
沒人會覺得,或者刻意讓自己不去考慮這里面的貓膩——越想越生氣,何必呢。
如今就連郭永安以及金祥的家人,對此都不再多想,感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所以,當原本在農貿市場做清潔工的李琴,辭職后第一次蹬著破三輪,到市場里面拾撿、收購廢品時,立刻遭到了金祥家人的阻攔和謾罵。
說起來,這事兒還真不能怪李琴不通人情事理,因為和農貿市場的大多數人一樣,她壓根兒不知曉里面的貓膩,以前覺得不讓拾撿廢品,那是市場里的規定,清潔工就是清潔工,只負責打掃,人家有專門收拾整理廢品的員工。如今自己辭職了,自然不受市場員工條例的約束,可以正大光明地拾撿收購廢品啦。
李琴還一廂情愿地覺得,市場管理方應該很樂意她這么做——畢竟,有這么一個人拾撿廢品,還不用開工資……對于市場財務來講,是件省錢的好事兒。
那天突然遭到金家人的阻攔,李琴才豁然想明白了這里面的問題。
如果,金家人沒有囂張跋扈地謾罵她,而且罵得很難聽,以李琴的性格,十有八、九會尷尬又無奈地選擇離開,從此不再進農貿市場撿收廢品。但金家的人罵得太難聽,把李琴給激怒了:“老娘還偏要在這農貿市場里拾收廢品,市場是公家的,又不是你們金家人開的,憑什么你們能白撿,我花錢收都不行?”
那天的爭吵,在一些商戶們的勸阻下,不了了之。
接下來,李琴隔三差五就會去農貿市場收撿廢品,每每都會和金家的婦女們大吵一架。
還有兩次都動上了手……
李琴單挑金家三婦女,沒,吃,虧!
因為幾乎所有攔架勸阻雙方的商戶,都悄然攔了偏架!
婦女吵架甚而打了起來,金家的老爺們兒卻委實不便出手——他們都不傻,李琴如今好歹也是個名人,把她給打了影響不好,更何況,大老爺們兒動手打婦女,又是打一個寡婦,還是個在所有人心中善良忠厚勤勞可憐的寡婦……
會激起眾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