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院長辦公室離開,溫朔又被楊景斌叫到辦公室里,認真地和他談了談。
談話內容,無外乎叮囑他從現在開始,把生意的事情暫且放放,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學習上,不止是要把落在同學們平均成績之后的功課補上來,還要超過絕大多數的同學,爭取能夠在大二結束之前,修完大三、甚至大四的課程。
這未免有些強人所難了。
但在楊景斌看來,不難。
因為溫朔在他的心目中,已經是全天下絕頂聰明人物之一了,是天才,考古系的所有基礎知識對于溫朔來說,也就是多加把勁兒,便能手到擒來的小事!
這倒不全是因為楊景斌腦子一根筋,而是京大以及隔壁華大這兩所大學里,經常會出現那種超高智商,碾壓眾人的天才,大二時期就把四年本科各門必修課學完,然后選修各種課程,甚至跨專業學習,并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在新的專業學習中成績達到出類拔萃的水準……
一位優秀的學生,大學畢業前拿到雙碩士學位,在頂尖大學里真不算什么稀罕事兒。
而溫朔……
楊景斌頗為欣慰和得意地認定,溫朔就是這樣的天才,無數事實已經證明了他的聰慧非凡。
他只是忙著做生意掙錢,沒空學習罷了。
對于楊老師得意洋洋的堅定信任和期望值,溫朔有苦說不出。
他能理解楊老師的信任和期望,也能理解楊老師為什么會對他提出這么高的要求。
原本同學們對于楊老師對溫朔的偏愛,心中就有疑惑和些許羨慕嫉妒恨的忿忿,并由此聯想到,溫朔從一個窮小子如今成了有錢人,而且是自己創業成功的杰出青年,便是楊老師這般倔強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清流人物,也墮落到以經濟利益來定性一個人優秀與否的地步,實在是這個社會的悲哀。
而皖西漢墓發掘工作之后,學生們對楊景斌的不理解,對溫朔的嫉妒憤恨情緒,將愈發高漲。
當前學院和京大整個校園里彌漫的情緒,和暗中激蕩的潛流,就是此類情緒的一次爆發。即便依著溫朔的安排,這次能夠將這股激蕩的潛流平息下去,學生們心里的不滿,還會存在。
除此之外,還有學院、校方領導層,乃至國家考古部門、全國知名大學的考古系,那些專家、精英們,經皖西漢墓的發掘工作之后,勢必也都會關注溫朔——這個來自于京大考古文博學院考古系專業,僅是大二年級的學生,受知名考古專家楊景斌的悉心教導和偏愛,如若最終卻被發現,是個外表光的驢糞蛋子……
那,不僅是楊景斌的名譽受損了。
京大考古文博學院、京城大學,乃至溫朔本人,都將會承受極大的聲譽損失。
走出學院樓,溫朔站在寒冷的風中感慨萬千:“做名人,真累!”
與絕大多數人所不同的是,此刻感慨著事務繁雜身心壓力大,難免頗為勞累的胖子,其實打心眼兒里沒有絲毫厭倦,反而有種興奮和得意的感覺。
是成就,是虛榮的滿足感。
人生于世,很多的重擔、責任,一般人還真就承受不住,或者更直白刻薄地說……
沒資格去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