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她丈夫是在錦山醫院工作的。”徐琴道,“我們曾經在一個醫院工作。”
“哦哦哦。”黃秀菊還真沒有多關注這些事情,就算知道,也未必就能記下。
黃秀菊走后,陸母還在那邊唏噓。
“這人老了,自家的人惦記著那點東西,外人還惦記著那點東西。”陸母想想就覺得這人的日子沒有那么好過,“所以啊,人還是得有自己的親生兒女比較好,別人的孩子哪里可能為你考慮那么多,你說,是不是”
“是這個理,就算是領養的,未必都能跟父母很親近,很考驗父母的教育能力。”徐琴道,“但有的人還是能把孩子教育得很好的。”
徐琴不反對別人領養孩子,不能生就領養,這沒有問題。如果是她自己,她就不領養了,哪怕她不能生,也不領養。
因為徐琴經常待在醫院,有時候放假了都還得跑去醫院,所以她根本就沒有那么多時間照顧孩子。她和陸建澤親生的孩子,還好讓公公婆婆照顧,不是親生的,而是領養的,又怎么好讓公婆照顧呢。
倒不如不領養,也就不用辛苦別人,自己也不用怕照顧不好跟自己沒有血緣關系的人。
正如徐琴不愿意當別人的孩子的后媽一樣,她把太多的心思都放在她的事業上了,根本就沒有多少心思多關心孩子。自己親生的孩子,她怎么打罵孩子都可以,不是親生的,她稍微對人家有一點不好,人家都記著,太不好帶了。
“當初,我就想著,不給人當后媽,也不領養孩子。”徐琴道,“能自己生就自己生,不能生,那就不生。”
“你這樣也沒錯。”陸母道,要她說夫妻沒有孩子,那就該領養一個孩子。可是徐琴這樣總是經常要去醫院工作的人,陸母也能理解兒媳婦的心態。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徐琴道。
當年,徐琴不愿意給人當后媽,別人還說她不好。說她能給軍人的孩子當后媽,那是她的榮幸。
是,那些人確實為國家犧牲了很多,可這不代表別人就非得去給他們的孩子當后媽,大家都有自由選擇權利。再說了,別人為國家犧牲很多,她就不能為國家做貢獻了嗎
就算是普普通通一個沒有能力的女人,她也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陸建澤從外面回來,他帶來一只烤鴨。
家里有廚師和保姆,陸建澤還是時不時帶一些吃食回來。家里的條件比以前好了更多,吃的也更好。
“這兩天,一下子就冷了很多。”陸建澤喝了一口水,“路邊的小水坑都結冰了。”
“走路小心點,別碰到冰。”徐琴道,“今天,你小兒子還在院子里滑了一跤,在那邊哇哇哇地哭。”
徐琴就只能哄著小兒子,給小兒子上藥,小兒子要她待在身邊,等他睡覺了才可以。
“有冰嗎”陸建澤皺眉。
“他看到霜,就興奮,非得跑過去。”徐琴認為這不能怪保姆沒有把外面打掃干凈,誰能想到孩子跑到角落去。
那些霜在太陽出來之后,很快就會沒的。
偏偏小浩宇就喜歡跑過去,還要去踩幾腳,在那邊哈哈大笑。踩了幾次之后,就摔倒了。
當時,保姆正在洗衣服,是陸母帶著孩子的。
“小孩子就是這樣,一點都不怕冷。”徐琴道,“你小時候是不是也是這個樣子”
“這”陸建澤小時候確實有干過這樣的事情,還有去田地里看有沒有冰,再敲幾塊冰下來放在盆里,抱著盆里的冰去玩,“摔了一跤,知道疼了,他下一次就不敢了。”
“等著吧,哪里可能不敢。”徐琴道,“等到下一次,他還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