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是過年前幾天,陸姑媽正想著過年能熱鬧熱鬧,一家子坐在一起,多快樂啊。
也就是這個時候,陸姑丈和那個女人的大兒子過來了。
陸姑媽從來都沒有想到丈夫和那個女人竟然還有兒子,那個女人還死了。這讓她根本就沒有辦法跟那個女人計較,她就只能跟自己計較,跟丈夫計較,跟長大的兒子計較。
“既然你們當初就發生了關系,為什么你不再等等她”
“你不爭取,你喝酒,你害了我。”
“別人都當我搶了你過來,是我害了那個女人。”
陸姑媽不認為自己有錯,自己當初確實知道丈夫和那個女人戀愛,可是她根本就不知道丈夫和那個女人發生關系,更不知道那個女人懷了身孕。
如果她知道這些事情,或許她就會退讓,就不到丈夫的面前,不照顧丈夫,或許就沒有后面的事情。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陸姑媽又不能說不能讓丈夫拋棄親生的大兒子,不可能的,那個孩子是丈夫親生的,她就只能忍受那個孩子。
陸姑媽就時時觀察丈夫,看看丈夫給幾個孩子的東西有什么差別。當丈夫多給那個大兒子東西的時候,陸姑媽就會不滿,就會在那邊嘮嘮叨叨的。
“他沒有了親媽,他可憐,你就給他那么多東西。”
“你當我會讓他餓著嗎”
“你們都當我是壞人,我是惡毒的后媽”
陸姑媽時不時跟丈夫發生爭吵,而她的丈夫基本都是讓著她。
陸姑丈認為這一件事情確實算是自己對不起妻子,哪怕他當初根本就不知道曾經的戀人懷孕了。可他當初確實沒有堅持太久,如果他再多堅持幾個月,也許事情就不是這個樣子,也許他就是跟他心愛的初戀結婚,而不是跟現在的妻子結婚。
因此,陸姑丈對妻子就好很多。只是他沒有把錢都給了妻子,而是自己有留下差不多三分之一左右的錢。他以前根本就沒有給自己留下那么多錢,基本上就是留一點點。
陸姑媽拿到手里的錢少了,她當然不開心。丈夫嘴巴上說對不起她,說會對她好,實際上,丈夫的行動已經說明他變了。
丈夫和以前判若兩人,丈夫開始藏著掖著,他悄悄地給大兒子錢,還怕她知道。
一次次陸姑媽要是問,他丈夫就說沒有什么。
“大半的錢都已經給你了。”
“我手里的錢不多,也有給家里置辦東西。”
“一個小孩子能花多少錢,沒有很多的。”
陸姑丈總是跟妻子這么解釋,次數多了,他就不愛解釋。妻子基本不給大兒子買東西,他不給大兒子買東西,誰給大兒子買東西呢。
那些錢都是他賺的,他有資格決定把錢給誰花。
陸姑媽卻不那么認為,她認為丈夫賺的錢就都應該給她,由她安排。丈夫總是私底下給他的大兒子補貼那么多錢,那么她又怎么可能給大兒子多花錢,反正有她的丈夫。
在陸姑媽的眼里,丈夫就是防備她。
陸姑媽就跑到哥哥嫂子那邊說,特別是他們都來到首都之后,她跑過去的次數就多。
陸母一開始還會安慰一下小姑子,等到后面就不多安慰了。在她看來,小姑子就是故意折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