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關于遷都長安之事,幾乎是董卓說什么就是什么,沒有一個人再敢有反對的意見,很快就商定下來,并交由李儒負責執行。
朝堂議事結束后,李儒拿著董卓的法令開始調兵遣將,緊鑼密鼓的準備起遷都一事,原本平靜的洛陽城,一下子就變得熱鬧起來。
無數嚴陣以待的甲士隨處可見,他們將世世代代居住在洛陽的老百姓全部驅逐而出,命令他們共同遷往長安。
這些百姓自然是不愿意離開自己居住了幾輩子的家鄉,很多人死活不走,想要耍無賴,可是他們低估了李儒的狠心。
凡是拒不隨軍遷徙的,全部殺無赦,再殺了數百人后,這些百姓終于老實下來,不情愿的開始收拾行裝。
而在洛陽城中的百姓開始遷徙之時,那些皇室成員的日子也不好過,董卓手底下的軍士根本就沒把他們當人看,如同驅使豬狗一般,動不動就拳打腳踢,堂堂皇室貴胄,儼然成了畜生一類。
就連貴為天子的劉協都只有一輛破破爛爛的馬車乘坐,反而董卓坐的是青車華蓋,車騎千乘,氣派無比。
這還不是最過分的,因為遷都茲事體大,所需糧草錢糧眾多,為了籌集到這些物資,董卓命令李儒帶人挖掘皇室皇陵,盜取其中寶物,并且還大肆搶奪百姓手中本就不富裕的糧食錢財。
同時,那些殘暴的軍士在押解百姓的途中,奸淫打罵,無惡不作,董卓甚至興趣所至時,還會命人抓來天子嬪妃享樂。
他們的惡行,可謂罄竹難書,弄得天怒人怨,百姓哀鴻遍野
洛陽城外十里處,李儒在一眾甲士的簇擁護衛下遙望向洛陽皇宮的方向,半晌方才長出口氣道;“時辰已到,點燃狼煙,焚燒宮室,不要給諸侯聯軍留下任何東西”
“諾”
立即就有軍士應聲領命,很快,狼煙升空,同一時間,洛陽城中,驟然火起,南北兩宮,火勢滔天,繁華長樂宮,一朝成焦土
“走吧”
親眼看見千古一都洛陽付之一炬后,李儒情緒不高的說了一句,旋即轉身離去。
而在另一處地方,賈詡遙望著洛陽方面燃起的熊熊烈火,忍不住苦笑開口,“文優啊文優,你還是選擇了董卓。只是,焚燒洛陽,遷都長安雖是上上之計,卻只針對董卓而已,你這么做,豈不是斷了自己的后路嗎”
“或許,你早就不在意后路,昔日鳩酒毒死少帝時,你就做好了殺身成仁的準備,可惜,董卓并非英主,你看錯了,也跟錯了,希望你我二人,日后還有再見之日。”
言罷,賈詡的身影消失在郁郁蔥蔥的密林當中,沒有人知道他去了那里。
而隨著董卓遷都長安,洛陽的防務一下子成了虛設,諸侯聯軍長驅直入,烏程侯孫堅率先引兵殺至,可當他瞧見那淹沒在漫天烈火中的洛陽都城后,只覺胸口一悶,硬生生的從戰馬上昏厥過去,倒下的一刻,只聽他吼道。
“快快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