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此次出征張繡,可曾想好了要動用哪處軍隊”
由于自打曹操控制了兗州,啟用兗州地區的人才,也因此得到了兗州各地乃至周邊士族的支持。
加上漢室正統的名頭,曹操的募兵速度也完全有了一個質的飛越,加上曹操沿襲了陳業的募兵之策,在這般優厚的條件之下,兗州各地百姓踴躍參軍,曹操手下的兵員數量無疑提升巨大。
“此戰務必要一戰即潰,將張繡徹底剿滅于宛城。”
“因此,所率部隊定然要驍勇無比,為父考慮了許久,不如就將兗州之戰時我麾下還剩下的兩萬青州兵帶去宛城吧。”
這青州兵乃是曹操當初打敗了青州黃巾軍收攏的一支部隊,可由于這些黃巾軍數量太多,曹操起家之時家底著實有些淺薄,所以只得拿出其中不到兩成的數量充當主戰部隊。
而剩下的十幾萬青州兵,為穩住他們的情緒,曹操只得讓這些當初的黃巾軍有活計所做,擔任后勤補給和開墾荒田,也算是得有所歸。
“青州兵父親的選擇孩兒不敢有任何意見,不過這父親當初這支青州兵雖然驍勇善戰,可軍紀實在是”
曹昂說著說著也是聲音逐漸低了下去,由于青州兵之前乃是黃巾之亂的農民起義部隊,雖各個身體精壯但身為黃巾軍的經驗,導致他們平日里和流寇也不遑多讓。
這青州兵平日里與曹操后來招募的兵勇多有摩擦,曹操數次想要處理這支愛惹麻煩的部隊,但每次總是念及其戰斗力不了了之。
當初曹操起家之時,為保有一支隨時均有戰斗力的部隊,嚴令青州兵以父子相繼、世代為兵的職業化發展,但卻不可避免的導致了整體人員素質卻一直提升不了。
若非曹操親自掌控青州兵,換上任何一個將領恐怕都會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麻煩。
“我知道你想說什么,正所謂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無須掛懷。”
“為父想要的,不過是一支隨時都有戰斗力的部隊,至于其素質等天下將定之時,可以逐漸平復,無傷大雅。”
曹操自然知道曹昂想要告訴自己什么事情,僅僅一個月的光景未曾對外作戰,這青州兵就數次與兄弟部隊發生間隙,此事曹操也早已知曉。
“既然父親已有解決方式,那兒子便不過問了。”
“可是此次作戰,真的要讓丕弟和植弟一同前去嗎這宛城情況尚且未曾明朗”
曹昂對自己這幾個弟弟一向是極為在意,縱然此次曹操對征討張繡的確是十拿九穩,但帶著自己年紀仍然尚小的兩個弟弟著實是讓曹昂有些憂心忡忡。
“無傷大雅,這張繡縱然有些本事,但我拿出三萬青州兵壓境,他一個小小的宛城郡如何抵擋”
“這般兵鋒所向,他張繡只要不是傻子,便只有投降一途,再說,讓你那幾個弟弟親歷殺伐,也不是什么壞事”
曹昂的如此謹慎,顯然讓曹操有些許不耐。
縱然曹操知道他們兄弟平日里關系一向密切,加上曹昂又心存仁孝,顧慮多一些也屬正常。
但為將者瞻前顧后,曹昂的這般作態顯然讓曹操覺得頗為多事。但察覺到曹操的情緒之后,曹昂也只得將這些心思壓了下去。
“罷了罷了,你近日多與諸位將軍聊聊軍情,從他們那邊汲取一些經驗,也好為你今后做打算。”
出發日期越發臨近,曹操反而顯得越發的心神不寧。這種事情在曹操之前也從未發生過,而一時心煩意亂之下,只得將曹昂趕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