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也是諷刺,關柱這么些年來,給家里最大的一筆銀子就是衙門里判的那四百兩銀子了,二蓮拿在手里在外城買了一間小院子,也在胡同口擺了攤兒,自己做了一個小生意,一家三口靠著這個糊口,剩下的銀子,她則是攥在手里給孩子們成親用,二蓮絕了再嫁的心思,一心一意的養育孩子,日子雖說辛苦,但也平淡安心,又有姐妹們互相照應,倒是覺著比起以前在關家的日子順心百倍
朝堂之上,皇帝陛下對百官彈劾的奏折那是視而不見,而那些如雪片般飛到龍案上的折子,被他讓李廣全數抱到了爐子里燒火取暖了。
言官們聞聽此事,那是眾情激昂,不少人回去連夜寫奏折,這一回不罵錦衣衛了,卻是開始罵皇帝了,初始時還客氣,只說是陛下不聽勸諫實非明智之舉,陛下縱容錦衣衛胡作非為,弄得朝中人心惶惶,不能安心朝政,于民不利,于國不安,于陛下也是不忠
這些話兒還帶著勸人的味兒,后頭見弘治帝還是不理會,用詞便越發激烈起來,又說忠言逆耳,皇帝不聽乃是有昏君之相,前頭桀紂后頭隋煬,長此以往,君不君,國不國,社稷動蕩
又有說,錦衣衛猛如虎狼,惡如蛇蝎,乃是陛下放縱之過,陛下放縱錦衣衛殘害眾臣,臣心動蕩則民心不穩,民心不穩則社稷危矣,社稷危矣則陛下江山不穩,想當年太祖淮南布衣起家,
灑灑揚揚就差指著弘治帝再這樣搞下去,老朱家的棺材板子快壓不住,列祖列宗要出來做僵尸咬人了
弘治帝看了果然大怒,一日早朝之上,將那上折子的言官給當朝拉出來打了一頓板子,那言官被打得皮開肉綻,卻是越打越興奮,一面挨打,一面口中高呼,
“陛下陛下親賢臣遠小人,萬萬不可學那昏庸之君,養虎為患,反被其害啊陛下臣今日便是被杖斃在這大殿之上,也要直言上諫陛下臣死不足惜,還望能以臣之鮮血,敲暮鼓之聲,擊晨鐘之銳,震陛下之神智,還陛下以清明,以求給天下一個明君,予百姓一片青天,為眾位同僚們求一個百年之身”
弘治帝聽得氣得身子連抖,把那龍頭扶手拍得啪啪作響,
“大膽大膽朕沒問你們欺君之罪,你們倒罵朕是昏庸之君了,合著朕查案子,倒把自己查成了昏君,把江山要查沒了,把百姓要查反,把你們要給查死了朕就問問你們,那些個下了詔獄的哪一個家中沒有查出萬貫家財,哪一個沒有查出徇私枉法,說朕是昏君,你們你們”
他大袖一揮,手往那殿上眾臣中一指,
“你們當中又有幾個是賢臣”
眾臣聞言立時跪倒一片,
“陛下,臣等有罪”
弘治帝聞言連連冷笑,
“這時節你們個個口稱有罪了,怎得我讓人查你們時,你們個個大喊冤枉,一個個兩面三刀,口蜜腹劍,你們是有罪你們個個都有欺君之罪”
眾臣跪伏于地,個個都不敢吱聲,弘治帝目光冷冷的掃過眾人,
“你們在怕甚么即是個個自詡清明廉潔,為何怕了錦衣衛上門”
眾臣都不說話,只是沉默,弘治帝道,
“只要沒做虧心事,夜半敲門心不驚,諸公”
他拖長的聲音道,
“你們心驚么”
眾臣還是不語,弘治帝見得震懾全場,滿意的退了朝,只皇帝陛下實在將眾臣想得簡單了,眾人當庭告罪,那是給君王臉面,卻不是真正的服軟,要知曉如今的弘治朝可不是當年的洪武朝,那時的朝官是真怕皇權,而這時的朝官們雖說黨爭的厲害,可真正對上皇帝的時候,那卻是能團結在一塊兒的。
于是弘治帝發覺,自己的政令發不下去了,往日里能好好辦的差事,百官們辦起來艱難了,六部之中有三位尚書告了病,一位尚書要告老還鄉,這原本運轉的十分順暢的政務開始滯塞起來了
弘治帝見這情形如何不知是百官們無言的抗爭,當面仍是一臉擔憂,甚至還微服出宮親自去探了病,回來卻是差點兒將龍案給掀了,
“哼哼你們以為這樣朕怕了么”
弘治帝冷笑連連,
“朕知道你們是想把水攪渾,想保誰朕心里清楚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