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小戶人家,進的是公爵府邸。那是高攀呀苦寒之地,不求別的,一是求個穩妥,二是想著將來家里有靠山。我這表姐當年嫁的也是心甘情愿的。嫁過來就有孕,生了個姑娘。那位大爺到底是不中用,沒了她呢,年紀輕輕守寡,家事一蓋不管。就是大房的產業,她一個人經營著呢。九嫂的生意,她參股的不少。這一有錢嘛,那打主意的就多了。族里也有打著過繼孩子的旗號,想分一杯羹的。可哪個在她跟前也沒能成事人家給族里留話了,等她沒了之后,族里看著給過繼的嗣孫,叫有一碗供奉飯吃就行,活著的時候就不用了但每年她單拿銀子出來,給族里補一百畝的祭田。這事辦的干凈利索,壓根就沒用她公婆說話,她把事給辦了。如今那族里,大事小情的,女眷的事都愛找她拿主意。”
桐桐心道這個多拉爾氏跟十一福晉保持良好的關系,也是別人不敢過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可即便是這樣,難道這個人就不好了嗎不是懂得借力,巧妙的用力,在一圈復雜的關系里騰挪的開,這就不是一個只知道硬的人。
試想想馬佳氏那么大個宗族,光是她自己的小叔子,嫡出的庶出的,就七八個。十一弟妹說錢多了惹人惦記,可見她手里攥著的東西足以叫人動心。族里其他人不敢打主意,只怕這打主意的是親近的。若是如此,找公婆做主那是犯蠢。于是,她繞開了公婆,直接通過族里解決了這件事。
由此可見,這也不是個不敢挑戰權威的。上面有公婆又怎樣,我拿定了主意誰也休想叫我如何。
而這之后,她婆婆依舊為了她閨女的事前后的奔忙,甚至于進來謝恩見貴人的機會,別的孫女都靠后,只帶著這個在她們眼里都沒更好前程的姑娘來,可見,并沒有因為繞過公婆,而為公婆所惡。
那這就是本事了
桐桐心里的愿意又多了一分,書本上的道理是道理,人情世故上的道理也是道理。不盼著這么大點年紀的姑娘能學的學富五車,精通的經史子集琴棋書畫,就是跟大家一樣讀了,知道了,懂這個道理了,這就行了。可人情世故,世事練達,這卻尤其難得。
弘暉的福晉比弘顯的福晉更難,難就難在,她得小小年紀就得來處理及其復雜的人際關系。哪怕手把手去教,她也得有那個悟性才行。
這個姑娘所處的家族很大,家里的情況很復雜。若是她父親在,那沒什么復雜的,她不用為這些個操心。但她沒父親,她母親沒過繼兒子的打算,那自然就會教養女兒如何安身立命。如何沒有依仗卻依然能過的好。
她已經有這個教養的基礎了。
桐桐又問說,“這孩子的祖母,馬爾塞夫人,是個什么樣的人”
十一福晉沉吟了一瞬,“是個好的宗婦馬爾塞大人這一輩兒都還沒分家,一直都在公爵府里住著的。”
桐桐愕然
十一福晉卻點頭,“真的沒分家。”
“是還有老夫人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