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就笑,“對就是國舅爺嘛,這哪有假的”
說說笑笑的,把人往里面讓。
這般的親親熱熱的,人都沒反應過來。四爺帶著林家的男人去說話去了,林雨桐帶著林家的女眷去了坤寧宮,一路上跟她們說哪里是什么宮,哪里是什么宮殿。進了大殿,坐下了,老太太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娘娘該行國禮的。”
林雨桐一把攔了,“我的親祖母呀,私下里很不必如此。若是大年下誥命拜見,我攔著您是我不對今兒就是見見家人,免了禮吧我跟皇上都不是多禮的人。”
老太太低聲道“娘娘,咱家吃過虧呀特立獨行,有時候是禍不是福啊做女人,似水要比如山更輕松自在。”
林雨桐正了臉色,“祖母,孫女做的是水。水是極容易塑形的,需要它循規蹈矩,它便能順著劃好的道道一直往前流啊流的可若不需要它循規蹈矩,那她就能成為任何想要成為的樣子而今的大明,需要這樣的皇后。孫女是大明的皇后,做的都只是有利于大明的事。您把心放在肚子里,若不是父親和哥哥篤定京城里的日子尚且安穩,又怎敢叫一家人都來呢”
老太太不能再往深的說了,到了這里已然是極限了。
林雨桐就嘆了一聲,“祖母,祖父蹉跎了一生,父親和伯父也大半生已過,難道還要讓幾個哥哥繼續這樣下去再這么養下去,真就成了黃梅的小地主了。”
老太太就看向兒媳婦孫媳婦,而后默默的收回視線,是啊誰對以后的日子能沒有期盼呢
這話到此打住,說的都是一些家常話。在宮里留了一頓飯,才打發人給送出宮去。
人走了,林雨桐才問四爺“怎么樣可用嗎”
四爺就笑,“老人家是個妙人”當年李贄給女兒選婿,選的好進退永遠都那么合適心眼不歪,但偏又滑如泥鰍,“叫他管幼學,那是大材小用。”
那放在什么地方合適
“去給徐光啟打個配合吧徐光啟一心在學術上,他用心去培養人,但也得有人去管理人事,選拔合適的人才吧。什么人什么性格,什么人適合放在什么位置上,難道咱們能事必躬親得有個信得過的人,他得能包容人,也得善于發現人的長處,不苛責,不求全這樣的人不好找,但這位老爺子就是。”
那幼學的事呢
林寶章和林寶華都可以,看著嚴肅,但卻不刻板,“至于林瑞和林瑯御前行走永遠缺人,帶在身邊幾年瞧瞧再說吧。”
于是,朝臣就發現,每臨大事,皇后必在之前皇上提過,皇后有必要參與這些事,行,可以接受這個說辭。可如今呢林家人也提拔起來了。
這是什么意思呢
拉拔外戚,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為什么選出身寒門的女子進皇家,不就是怕外戚亂政嗎這林家的關系梳理開,這是非常龐大的關系網。
不能看著林家做大。
有些朝臣真是這么想的,也是真的著急的但有耐心的就覺得,不能著急。皇上遲早會意識到這一點的。若是意識到這一點,那會怎么去轄制外戚呢
往下一想,就有人覺得明白了限制外戚最好的辦法就是,制造出新的外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