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真挺忙的,繁文縟節都少了,碰上了,點頭就過了一是節省時間,一是相互不用打聽彼此的差事,都挺好。
之前大家對女官進出這樣的地方,還有些不習慣。后來,這不就習慣了嗎
崔尚儀穿著大氅,抱著匣子也不覺得累了,一步一步的走向禮部。
禮部的大門口禁衛軍掃了眼腰牌,然后給放行了。崔尚儀直奔禮制司。
一見是她,馬上就有人迎了出來了,“您可算來了,這不,郎官才還叫下官去催呢。”
崔尚儀將匣子遞過去,“都在這里了。”
“批了”
批了
這人捧過匣子急著要走,見崔尚儀沒動地方,他又頓住腳步。真的,挺忙的,要不是皇后身邊的人,他轉身直接就走了。
這會子他不得不停下腳步耽擱點時間,問了一聲“您還有旁的事需要下官幫忙嗎”
崔尚儀看了匣子一眼,而后搖頭,“沒有了你忙吧。”說完轉身就走,出去之后走的特別快。
這人探頭出去瞟了一眼,嘀咕了一聲莫名其妙。女官就是這樣的,比家里的老婆更難琢磨。
他這么想著,腳步不停,只接奔著左侍郎的差房去了,這事歸左侍郎負責。
去的時候左侍郎也正忙著呢,年底了,各種的祭祀,禮部真沒有閑人。他直接回復了,“女官將折子送回來了。”
可算送回來了,這邊沒交差,這就是有事沒了。
每天這衙門都有一張大表格在那貼著了,誰的差事沒完,叉叉就一直在。他這個差事的叉叉都累計了多少天了。
他才擺手說,給參政院送去,叫他們分揀到各個行省各個府縣,那邊也催呢。這一件差事不完,相關一條鏈上的人都有叉叉沒消呢。
結果都要開口了,他出于謹慎,還是點了點桌子,“你先放下,稍等片刻。”
把手里的其他差事放下,把匣子打開,隨手拿了一張折子出來,想看看皇后處理事情很干脆,除非不在京城,否則,真沒出現過拖延的事情來。
這次這個有點異常。
他翻開一看,以為是看錯了不準
怎么就不準了呢送上來的折子有問題嗎
這個他們只是分類,大致看了,沒發現有大的問題才給遞上去的。這是自家哪里出紕漏了吧
結果他看了一遍,沒毛病呀這怎么不準了呢
他放下這個,又拿起一份,還是不準
這個又怎么了再看一遍,還是沒覺得這折子哪里不對。
他這才慌了,把折子挨個都打開瞧了一遍,張張都是不準
壞了肯定是出什么事了是不是下面又弄虛作假,被皇后給逮住把柄了畢竟錦衣衛對了現在沒錦衣衛了,都改禁衛軍。但是,錦衣衛和東廠干的原來干的什么大家都知道。
這人把折子全放匣子里,找尚書大人去了。
禮部尚書何宗善,他也忙呢要過年了,這各個土司,都得恩賞的。各個屬國,上折子怎么說的。忙的焦頭爛額的,結果為這點事找來了。
現在哪件事不比表彰節婦的事大
“娘娘沒準。”
幾個哪個行省的哪個州府的發吏部,叫他們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