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晚上睡不成了,去翻老檔案。發現在萬歷十七年,曾下過旨意,定a片每十斤稅銀二錢
林雨桐點著這一條,不無諷刺的道這是從海外商品征稅的第一條律法吧。
應該是的
四爺將東西推開,“轉折的當口,就是這樣有些東西,不是憑空來的也不是突然之間,就泛濫的”
一個個都習以為常了,那等到想控制的時候,必然是控制不住的。
瞧瞧,兩人再怎么仔細小心,還是差一點出了紕漏。若不是這位福建巡撫,這么一個不起眼的事情,誰會在意
這一件給桐桐敲響了警鐘,再也不敢小看這折子了,往往真就是細微處見功夫。
便是這般的小心,結果轉天,朝堂上又鬧起來了。
一巡查御史巡查回來,帶回來一百七十三個人犯,要求朝廷以證典型。
林雨桐嚇了一跳,以為是出現窩案了。她急急的往前面去,站在大殿的后面聽著動靜。結果怎么也沒想到,帶回來的一百七十三人,都是商人且都是家資不菲的商人。
這些人干啥了囤積居奇了發天災財了
都不是
“輿服之亂,怎可混亂若此”
林雨桐先是迷惑,而后恍然哦哦哦商人不能穿絲綢,不能穿貂絨。可后來,這不就執行的不那么嚴格了嗎御史彈劾,是他們穿了逾制的東西,使用的怕也是跟要求的不符。
再聽下去,她就更蒙圈了,御史彈劾里還有一條,就是其中有一商人,不僅自己逾制了,而他自己開了成衣鋪子之后,竟然擅自改動了服裝的樣式
林雨桐“”我能說點啥呢滿朝大臣都認為,創新衣服樣式,是為不祥只要是大明,衣裳樣式就得這么一直下去,不許變
四爺坐在上面,想想也知道得是啥表情,聽著他們在那里扯穿啥戴啥,咋那么閑呢皇上當的,比當爹媽還累管了肚子不算,穿衣這點事,都成了大事
她緩緩的退出去,坐在臺階上,抬頭四十五度望天也解不了心中的惆悵都不知道這么坐了多久了,四爺才下朝了,跟桐桐挨著坐在臺階上。
她不說話,他也不說話。
良久,桐桐扭臉看他“這皇帝當的,意外吧”
呵每當朕覺得朕能給大明當個好皇帝的時候,總有那么一盆冷水兜頭就澆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