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桐桐的話說,這叫概率
但顯然,這話一出,叫人還沒法反駁了。影響壽數了,這就不是小事。
朱由檢擠出三分笑意來,“皇兄圣明,大明蒸蒸日上。而今,大皇子出生,我大明后繼有人。莫說本王三十六歲這一坎兒不好過去,便是明兒就沒了,這于大明又有什么影響”
宋康年緊跟著就接了一句,“王爺莫要動氣上師的意思,不利大明的事,怕不是出在王爺身上,而在于王妃身上。”
未來的王妃娘家要造反可什么樣的人家會想著造反呢皇兄剛才好似說,大皇嫂和皇嫂打算給自己娶一名門淑女
朱由檢趕緊順著這個話跟大喇嘛道“感謝上師的提點,”一定不在名門官宦之家找便是了。
大喇嘛頷首不再言語,只是看著四爺的眼睛道“皇上,宿命得信的您的身上捆綁著夙世因緣的緣分,信王亦然。信王欠了王妃半世的命,而今該還回去了。”
說完,帶著人緩緩的退了出去。
王成急匆匆的去安排了,走了的大喇嘛卻沒再要見皇后和大皇子的意思。
四爺搖頭,這喇嘛說的都是一些似是非是的話,只為了周家的姑娘做信王妃嗎這法子未免太蠢了就算是打算將來扶持信王,只為了給自己添亂。但信王跟信王妃是兩碼事一則,信王不蠢二則,做了王妃的周氏一定是個蠢的嗎一定能作為你們誰的提線木偶嗎
要是為這個大費周章,連大喇嘛都祭出來了,這可不像是關外的主意。
忙完一天之后,四爺抱著孩子這個跟桐桐說的,“爺家里就沒那么蠢的人。”
是啊桐桐也覺得甚是莫名其妙。
躺下了,四爺又猛的坐起來,“犯蠢了”
誰誰犯蠢了
“咱們。”四爺看桐桐,“咱們先入為主,總覺得該是關外派了大喇嘛來,可對”
難道不對
四爺就笑,笑著笑著就刮桐桐的鼻子,“不對固有思維害人不淺蒙古最初信的也是薩滿,是從元朝開始,信奉藏傳佛教。他們是拋棄了薩滿的后來,滿人也信藏傳佛教,但是,并不曾拋棄了薩滿。從元開始,藏傳佛教,一直在朝外傳教,且成績不費。而咱們呢,湯若望一個洋和尚,咱們都奉若上賓,積極接納他的學說,那么在這些大喇嘛眼里,是否會想著也能來大明傳教”
這跟蒙古跟關外都無關,教本身是獨立以外的,傳教這樣的事,兩邊的政權都干涉不得
桐桐一拍腦袋,“對是這么一回事”之前是框在大清的框子里沒出來大清那時候占據的版圖之大,皇室禮佛成風,他們不用傳教了他們的教隨著滿人的入關一起傳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