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天回來之后,元幸竹就開始對機甲念念不忘,并且很快利用安德魯調查到了如何才能駕駛機甲。
原本還不愿意去學校的元幸竹,如今每天都在央求元培枝讓她去藍海軍校念書。
元培枝萬萬沒想到,元幸竹這回想要讀軍校的契機竟然是機甲這個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單純理由。
畢竟,又有誰能拒絕機甲的浪漫呢
元培枝本想等元幸竹大一些再告訴她真相,讓她自己抉擇,現在元幸竹懵懵懂懂,這可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解釋得清楚的。
她只能使用出了拖字。
不過元幸竹找到了感興趣的事物,元培枝暫時不用擔心她待在家里會無聊。
蓋因等人因為被元培枝反將一軍,最近非常安分,藍海基地結束了緊張的戒備狀態,元培枝也通過秘密線路聯絡上了瑞貝卡,并從她手中拿到了紅帽子的航線圖。
在這一片平和安寧的氛圍中,機特科的突擊營強化班也開始了第一次培訓。
這一回選出來的培訓人員正是先前各營選拔的新隊員,包括元培枝自己營的五人,一共六十名成員。
強化班的師資力量堪稱豪華,除了元培枝作為主教官以外還有一名機甲部隊的退休少將和一名藍海軍校的副校長充當副教官。
至于數據采集工作則由研發部的主任親自帶領團隊跟進,培訓時除了全部使用實體機進行訓練以外,還可以調動研發級別、號稱最先進的模擬艙。
那些突擊營的新隊員完全沒想到自己竟然能成為強化班的首批學生,紛紛興奮地摩拳擦掌,準備大干特干一番。
想要加入突擊營的士兵絕大部分都有不低的野心、不錯的天賦和不小的抱負,因而也相對地比較心高氣傲。
兩年前,在十四歲的元培枝橫空出世時,像他們這樣的人大多是不服氣的。
天才這個稱號是高層對元培枝的夸獎,也是大多士兵和低級軍官對元培枝的諷刺。那場挑戰賽給大多數人的感覺都是元培枝贏得莫名其妙,陰謀論也就漸漸成型。
什么元培枝能贏是因為突擊營的營長是她母親舊部啊,什么為元培枝創造天才人設是為了填補她母親的空缺啊,什么挑戰賽就是用來開后門的。
比起相信一個十四歲,剛剛分化的小女孩擁有著絕對恐怖的實力,這些理由顯然更讓人信服。
所以就算元培枝只花了一年就成為了突擊營的營長,就算333突擊營在她的帶領下成為了傷亡率最低的突擊營,就算這兩年所有的正向統計里333突擊營的數據都是最高的,還是有不少人認為元培枝名不副實。
直到最近的這場挑戰賽。
沒有花里胡哨的戰火交鋒、沒有激烈的正面沖突也沒有看起來高深莫測的駕駛技巧,元培枝使用大天使贏得了比賽。
只要多看幾遍當時的影像資料,大多數人都能猜到元培枝做了什么,因為那些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可所有人都不知道她是怎么做到的,因為要將最基礎的操作發揮到極致并不比那些高難度的技巧簡單。
軍中最不缺的就是慕強的風氣,這一回他們是真的信服了。
“我們的第一堂課是問卷調查,”元培枝站在講臺之上,微笑著掃視臺下平均年齡比她大十幾歲的學生,從容道,“請打開你們面前的終端進行填寫,請務必做到實事求是。”
教室里一片嘩然,立即有別人抗議道“元教官,我們總共才八個課時,你要浪費我們一個課時進行問卷調查嗎”
“就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