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幸竹在做完進一步測試后插班進入了機甲科一年級一班,并且同時,元培枝成為了機甲科一年級機甲操作科目的老師。
這個消息很快傳遍了藍海軍校,跑來看元培枝的人絡繹不絕。因為她是跳級畢業的,曾經的同學遍布四到八年級,還有那些崇拜她的學弟學妹,幾乎每堂課間都能把辦公室的走廊擠得水泄不通。
如果單單是學生那也就算了,甚至軍校還有許多老師也跑來看元培枝,仿佛她是什么珍惜動物一般。其中有些還當過元培枝的老師,她于情于理都不好敷衍人家。
在工作上,她的職務也引起了一些紛爭。
高年級的教導主任認為把她安排教一年級簡直是暴殄天物,生氣地跑到校長辦公室爭論,最后元培枝不得不答應每個月幫忙給高年級上一堂指導課。
除此以外,元培枝倒沒覺得哪里不好。她很快融入了老師這個角色,并且在期待中迎來了第一次給元幸竹上課。
在五年級之前,學生是不允許駕駛實體機甲的,并且在一二年級的時候只能使用頭戴式腦機進行模擬操作。
這一方面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一般情況下必須年滿十四周歲才能進行植入式腦機的手術。
不過元培枝是個特例,她的腦機手術是元楓在她十二周歲的時候幫她做的。
“經過之前的早會,想必大家都已經認識我了,我姓元。”元培枝站在講臺之上,輕掃了一眼班里的五十一名學生,在經過元幸竹時微微停了停,嘴角帶上了一絲笑意,“從今天開始我會接替許老師成為你們機甲操作課的老師,雖然不比大家年長多少,但我可是貨真價實的老師,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地稱呼我為元老師。”
元培枝的入職是在三天前的早會上向全體師生正式宣布的,在此之間她也已經為好幾個班級上過課。只不過一年級一旬只有三堂機甲操作課,所以今天才輪到一班上。
由于年紀不大,曾經的同學大部分都還是在校生,元培枝這幾天已經被很多人直呼名字了。前幾個班有些調皮的學生見她沒什么架子,也跟著她的那些同學叫她名字。
元培枝不介意曾經的同學這樣稱呼自己,不代表不介意自己的學生沒大沒小。她好歹是當過元帥的人,深知威嚴的重要,當場便敲打了幾番。
正是因為有過前車之鑒,所以今天上課之前她提前打了個預防針。
“是,元老師。”
五十一名學生應得十分整齊,因為軍校的入學年齡是十二歲,所以一年級的學生大部分也都讀了幾年書。一班是天資和成績最好的那一批,總體來說紀律也更好一些。
元幸竹坐在班級的最前排,此時正安安靜靜地望著元培枝,并未表露出太多情緒,看起來意外有幾分冷淡的氣質。
她進入一班已經三天,學習方面意外跟得上,就是人際關系方面還有些生疏。
“我聽許老師說過你們的課程進展,差不多是剛進入模擬操作階段,在此之前我要先做個簡單的小測,請大家點開桌面上新發下來的試卷吧。”
如今不管是辦公還是學習都已經做到了全面無紙化,只有某些重要文件才會用紙質信函,就譬如上次兒健保給她發的警告信。
每個學生的座位都配備了一個終端,設備主要包括一個可以輸入輸出的屏幕以及一個頭戴式腦機,一般的隨堂作業以及考試都只使用屏幕。
“十分鐘,請大家盡量多地回答上面的問題,我會根據情況來制定課程進度,還請認真對待。”
由于頭戴式腦機的模擬效果與植入式腦機連接駕駛艙有很大不同,所以一二年級的機甲操作課教除了理論知識外教的都是些程序類操作,這類操作的基礎是牢記程序,元培枝現在測試的就是學生對此的掌握程度。
雖然重生前她沒正兒八經地在藍海軍校當過老師,但要說起經驗,她并不比任何一位老師少。
想到徒弟元幸竹的優秀,元培枝有時候覺得自己也許還蠻適合當老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