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鄰村的大師傅那樣出去給人做席”
張秀對文莉提的還挺有興趣,但她很快又搖頭道“不行,你大嫂我哪成啊,我就會做那天你定親的時候咱們家做的那些菜。”
“那還是用了你給調的料。”
“大嫂,你就說,你想不想。”
“你要是想,咱們不會的菜可以學嘛,菜譜,咱們可以去找,我也會把我記得的一些家常菜譜和一些適宜席宴的特色菜譜寫給你,咱們慢慢學,慢慢練,那會的不就多了嘛。”
“至于調料,”
文莉想了想,她打小會認字就是認菜譜,看圖也是看菜譜,不但她自家的,還有別家的,這調料,她也背了好些種,她完全可以把其中一種送給大嫂,于是她說“調料我也可以教你調。”
大嫂聽到這里徹底心動了,只是她還是有些沒信心“我可以嗎”
“當然可以啊,大嫂其實你做菜挺有天分的,刀工雖然比不上咱媽,但也不差,只要肯學肯練,以后做一名大廚完全沒問題。”文莉肯定道。
她不是鼓勵張秀,張秀確實有天分,她很懂得搭配菜色,會動腦子去想把哪種或者哪幾種食材融合會碰撞出什么味道,這對廚師是很重要的。
先前她手藝不突出,那是習慣性的省料造成,但自從那天燒過定親宴,張秀似乎開了竅,對于食材需要的調料,火候的把控,都有了一定的精準性。
雖然她不似文莉,天生一根金舌頭,能一口嘗出食材里的調料,火候,但本身也不差了,加以訓練,成為一名大廚完全沒問題。
“不過,我們現在也別先想那么遠,我們先在村里打出名氣,到時候再讓各家幫忙宣傳下,給她們許一點感謝,慢慢請大嫂你掌廚的人多起來,你碰到的菜色多起來,會的也就多了。”
“那行,那嫂子試試。”文莉這么一說,給了張秀信心,她點頭應下來。
于是,文莉就開始教張秀學廚了。
還特地為她現階段寫了一本菜譜。
文家人對張秀要學廚藝去外面幫忙掌廚的事很支持。
文建山和蘇桂蘭為表示支持,讓張秀今后可以早點下工,晚點上工。
文興國作為丈夫,有空就去給張秀捉魚來食材,還為了這個打算和文興民學著去山里下套子。
虎子作為兒子,也很樂意他媽學廚藝去外面幫人做席,這是很有面的事,加上張秀去幾次,都給他帶了喜糖回來。
雖然現在有了江元這個小姑父,他已經實現了吃糖自由,但誰會嫌糖多啊。
有了糖,他還會有更多小伙伴。
為此,他特地發動他周圍的小伙伴,漫山遍野給她媽巡邏新鮮食材。
像什么野山菇,菌菇,樹菇,山辣椒,花椒,老山姜一類,他都不放過。
甚至以前他摸到就和小伙伴烤來吃的鳥蛋,他現在也會帶回來了,看能不能讓她媽做出不一樣的口味。
虎子這個包打聽名不虛傳,他還幫家里打聽哪些地方可以換雞,哪些地方可以換鴨,換鵝。
總之能變成菜的東西,他都去打聽。
全家人都支持的事,張秀學廚的事就這么開始了。
作為端水大師,文莉教張秀的時候,也把另外兩個嫂子叫上了。
不過齊婭對學燒菜不感興趣,她來看了一下,就說教大嫂就行,反正出去的時候,她打下手就成。
田芳倒還好,但她做手工,鉤花這些厲害,下廚,她就能把菜煮熟,雖然不至于是什么廚房殺手,但做出來的菜,不是熟過了,就是夾生了。
學了一兩天,她就沒興趣了。
拿著同村姑娘換發圈給的哈利油,她就回去琢磨新發圈了。
自從那天文莉定親帶了她做的發圈,發夾,村里已經有好幾個姑娘要找她換發圈。
也不白換,不能給錢,她們都拿的雞蛋一類的東西,有家里寵姑娘的,還拿擦臉的哈利油來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