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知道。”
文莉點點頭,集資房具體什么時候出現的她不清楚,但衢縣那邊最近一年多分配到職工的房子,大部分都是集資房。
她前世的時候也聽過,這個年代造了不少集資房。
“就是由上面批地,你們拿一部分錢出來,再廠里拿一部分錢出來造房子,到時候房子歸你們,但是產權是廠子里的。”
“對,就是這個”賴大娘應道。
“周副廠長說,我們只需要出百分之四十的錢,剩下的百分之六十造房的錢由廠里出,每家每戶限購五十平。”
這聽起來倒是挺合理的。
“所以,大娘你們是選了造集資房那,是出什么問題了嗎”
“那可出了大問題了。”
“我們家里急缺房子,等著結婚呢,當然不能漫無目的的等廠里有錢造房了,我們家是第一個簽字交錢要建集資房的人。”
“有我們開頭后,接著和我們家近的幾家也簽字了。”
“再然后,人越滾越多,廠里已經有二百多家簽了字。”
“結果呢,我們字簽了,錢也交了,到現在一年多了,那房子就造了一個底出來。”
文莉聞言,不禁皺了皺眉“這是怎么回事”
“說是簽字造房的人家太多了,超出了廠里的預算,現在廠子效益越來越差,拿不出多余的錢來維持后續了。”
賴大娘說道這兒,攤了下手,苦笑一下。
“我們當初是相信廠子里,才把這么些年攢下的錢都拿去買了集資房。”
“結果沒想到是這樣子,我們去找周副廠長,周副廠長就一個字,等”
“等廠子里條件好了,再繼續造。”
“那誰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去。”
“這事沒和上面反應嗎”
文莉記得,這種事是有上面兜底的。
“反應了啊,所以我為什么說投訴無門呢,我們和上面反應了。”
“但上面也沒辦法,主要是在由我們廠里帶了頭要造集資房后,很快邊上的鋼鐵廠,水泥廠,輪胎廠也緊跟了上來,現在他們那邊也停著。”
“大家都停著,上面要兜底的話,就得一次全兜了,可哪有那么多錢啊。”
賴大娘說道這兒,頓了一下,她朝外面看了看,最后說道
“其實吧,要這事真確實是廠里拿不出錢來,我也不會有這么大怨氣。”
“姑娘,你也知道,我們家孩子多,還各個都在機械廠上班,那是每個工種都有,我們啊,是會算賬的啊。”
“廠子里生產了多少東西,它有多少效益,我們能給他算得清清楚楚。”
“這廠子里啊,它帳不對。”
“哪怕它做的再平,它也是有問題的。”
“但我們吧,拿不出具體的證據。”
“因為啊,這事不是這姓周的一個人干的。邊上幾個廠穿著連襠褲呢,他們啊,還和我們造房子需要用到材料的水泥廠,磚頭廠那里溝通好了,那帳做得,是一點問題沒有的。”
這是一個特別大的事了。
“大娘,您確定嗎”
文莉神色凝重起來,先前幾個廠子不讓他們進去,她就感覺到哪里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