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娘子之所以愿意來這邊拜訪一趟,那也是因為對于孫家來說,周行已經是矬子里面拔將軍,很不錯的人選了。
至少嫁給周行,她不用操心庶子庶女。不用擔心給人當繼母。
要知道她這個年歲嫁人,別說庶子庶女,還有人來提親,給人做繼母的。
難怪孫夫人著急上火的,滿京城給女兒劃拉婚配人選。這不是都挑到保定府的人家了。
孫小娘子看著馬車窗子,偶爾掀起來的一角,心里想的是前些年在首飾鋪子看到的場景。
羨慕那樣被人圍著討好的周夫人,她怕是沒有這個福氣呢。
未來夫婿且不說,至少她兄弟好幾個,沒有一個這般對她的兄長或者弟弟。
那樣被人捧著的周夫人怕是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為難的事情,所以性子才會那般分明,沒有回旋的余地。不肯同人結個善緣。
再看看那邊長吁短嘆的母親,這親事她若是應下,也就沒有這么多煩惱了,終究要嫁人的。
孫小娘子當真是思緒百轉。
等周瀾回來的時候,姜常喜直接就說了,怕是二房要與孫府聯姻。
姜常喜擔憂的是“他們這樣折騰,會不會給你造成妨礙。”
周瀾抿唇,心情不錯,任何時候,常喜都優先考慮到他“不至于如此,左右不相干的人家。”
姜常喜把自己的看法說了說“若不是當真看上了周行,孫府那樣的人家,打探過之后,就不會再登門拜訪的。”
周瀾也有這番認識的。不然人家所為何來呀還沒嫁過去呢,就插手別人家的事情了這孫府,周瀾有點看不上。
周瀾“夫人真知灼見。”
姜常喜“算是什么見識,這樣的行事,但凡長眼睛怕是都能明白的,想來孫小娘子能夠擇婿的范圍也不會太廣。就可憐了小娘子的心胸,才學。”
周家,周行,姜常喜都不認為是良配,不過瞧著孫家行事也不過如此。能說般配嗎
周瀾不以為然“才見過幾面,還沒有深交,何談才學,心胸”
自家夫人可不是誰都能輕易相信的。以后得同夫人說,不光是外面的郎君不可輕信,外面的女郎同樣別輕信。
姜常喜“周二叔那樣的人家,有點心胸見識就足夠白瞎了。”
周瀾莞爾,原來是基于對周二叔一家的認識。
夫人當真是喜他所喜,惡他所惡。人家周瀾就在這話里面找到了很大的安慰。
還是要感謝他爹,給他早早的挑了常喜做夫人。不然這樣見識不俗,心里全是夫君的女娘,去哪找。
當然了先生若是聽到大弟子的感懷,定然要說一句,自家大弟子,還是便宜。
自從周瀾到了翰林院,姜常喜一直都是懷孕,帶孩子中。府上的事情大多都是姜三夫人幫著料理的。
姜三夫人帶著常樂走了,姜常喜這個翰林侍郎的夫人一不懷孕,二不坐月子,這不是大事小情就要出門應酬了嗎。
孩子放在府上,姜常喜那是不放心的,帶著那也說不過去,一群夫人聚會的時候,你沒事帶著孩子,不好看。
總不能特立獨行吧,她倒是無所謂,可周瀾在外做事,不能讓人說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