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喜歡這位長輩的胡子,也舍不得李大人胸前飄著的胡須,揮著小胳膊“要要要”。
場面有點小感動,然后馬車就走了。
姜常喜同周瀾吐槽“李伯父倒是舍得他那一把胡子。”
周瀾拉著自家圓圓的小手,仔細的檢查,還恨鐵不成鋼的數落圓圓“你怎么就不知道輕重呢,割傷了怎么辦。”
姜常喜抽抽嘴角,這可真是親爹,人家擔心的是孩子的手。李伯父真的沒走到周大人心里去。
李大人那邊也沒好到哪去,心里都是人家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健壯。
從奶娘那邊抱過自家小郎,鄭重的對小郎身邊的人交代“你們這些日子可曾看到,圓圓同姜姜是如何帶著的小郎君同圓圓姜姜比,雖然身子骨略差了些,可也該多放在地上走動,不要這樣時時抱在懷里。”
奶娘嚇得趕緊跪地上了。若是他們怠慢了小郎,夫人那邊如何交代,可真是太為難下人了。
李大人心知肚明,這事主要在夫人身上“夫人那邊我會說的,你們帶著小郎要用心,小郎的吃食要仔細,吃得少,也要讓他吃輔食,小郎已經大了,不用奶娘時時照看。”
奶娘再次跪倒,這差事怕是要丟。
李大人這幾日除了高興,心思都在圓圓同姜姜身上呢,看到的是自家孩子同人家孩子的差距,如何能不記在心里。
人家那是想要把圓圓姜姜的教養方式,優化之后,合理的用到自家孩子身上。
帶著圓圓好,人家那是學習的態度,人家那是偷師呢。
所以說,羊肉貼不到豬身上,這話那是對的。從李伯父,周大人的身上就能看出來一二。
所以姜常喜感嘆李大人對圓圓姜姜好,公爹在的話,對兩個孩子,也就這樣了的時候,周大人就抬眼看了姜常喜一眼,什么都沒說,不過那表情,當真是讓姜常喜很難讀懂。
等李夫人知道李大人對小郎身邊人的訓話時,心下難免怨懟,就說兩個孩子來一次,自家小郎糟一回罪,孩子們體質不一樣如何能同樣對待,夫君也真是的,怎么就不知道心疼自家小郎呢。
這樣的抱怨放在心里就算了,偏偏李夫人沒有那么深沉,偶爾要同身邊人抱怨兩句的。
所以姜常喜把自己在李府做的事情整理成冊,剛送到林舅舅手里,后面林舅舅就收到李夫人身邊人送來的消息。
李夫人貌似埋怨外甥外、甥媳婦在李府,讓小郎遭罪了。
你說林舅舅這臉打的,特別的疼。
自家媳婦才說過,外甥外甥媳婦懂事,知道給妹妹做臉。結果呢,妹妹不領情,竟然還抱怨。
林舅母如今看到姜常喜讓人過來匯報工作就牙疼,索性自己不糟這份罪,直接讓人去林舅舅那邊匯報,包括李夫人那邊傳來的消息,都送到林舅舅那邊。
林舅母目的很簡單,既然夫君愿意為了妹妹,外甥操心,自當親歷親為。
自己作為掌家主母,自家府上的事情還忙不過來呢,就不在中間插一杠子了。
rg。rg,,